八里桶屍案主嫌下月提假釋 發願出家度眾生

張清松在雕刻作品前,模仿大白牛拖運動作,象徵佛法中的乘載眾生。(記者王峻祺攝)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民國89年犯下八里桶屍案的主嫌張清松,花了1個月時間雕刻出一頭《法華經》中的大白牛,發願若順利假釋,將剃度出家「乘載眾生」,願意用自己的一生償還被害家屬,並盼能夠普渡眾生,救拔有緣人。
新北市八里區17年前發生聳動全台的李姓國中生桶屍命案,當年19歲的張清松夥同蔡姓男子,將李生勒昏後塞入塑膠桶內,再以水泥密封,將被害人活活悶死後丟入淡水河,張清松一、二審均被判死刑,92年獲高等法院更審,改判無期徒刑。
11年來服刑於花蓮監獄的張清松,4年前接受慈濟志工教化,因受到佛法影響,多年來以書法抄錄經文,並將菩薩畫像寄給被害家屬,盼能獲得原諒,張清松更花了一個月時間雕刻出一頭大白牛,發願「乘載眾生」,預計二月提出假釋,強調若順利將會入道場出家修行。
張清松說,年輕不懂事,心中想的「都是別人對不起我,我才會這樣!」一直覺得全世界的人都背叛他,為了一點小事竟犯下殺人重罪,因無法控制怒意,最後竟讓怒意變「殺意」,入獄時更覺得自己倒楣才會被逮,並一直找藉口合理化犯行,成天心浮氣躁。
他強調,學習佛法後,才知道還有彌補的機會,只有真正懺悔才能重新面對自己與社會大眾,於是跟著志工研讀佛經,更發願要出家度眾生;「大白牛車在《法華經》中是大乘法。大白牛身強體壯,佛陀以此譬喻可以承載很多人到彼岸,度化眾生。」期許能夠一心向佛。
花蓮監獄今舉行歲末年終感恩活動,法務部次長陳明堂也受邀參加,受刑人代表還遞上囚衣,象徵出獄後「永不回頭」;陳明堂強調,過去監所推動教化,都給人有硬梆梆的感覺,往往「台上在說教,台下在睡覺」,但自受刑人的神情中,看得出是真心演繹懺悔,不是被獄方強迫參加。

長期在監獄擔任教化工作的慈濟志工潘惠珠,勸張清松要「一心向善」,別走回頭路。(記者王峻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