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從哪來?原來是他們讓Taiwan不能是Taiwan
不少國際賽事,台灣只能拿出「中華台北」的旗幟。(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四年一度的奧運盛事、里約奧運即將揭幕,我國也以「中華台北」作為台灣官方代名詞,然而為什麼必須用「中華台北」,又是何時開始有這個詞,你了解嗎?
專欄作家「Mattel」在《想想論壇》中投稿的「中華台北的故事」文章,近期被網友翻出來討論,其文章除了探討台灣英文官方名稱的轉變,更透露出國際社會曾以Formosa或Taiwan做為台灣的官方名稱時,卻被國民黨政府抗議。
文章指出,中華民國在1932年以「China」(縮寫CHN)為名首次參加洛杉磯奧運,而當時的台灣仍隸屬於日本,但從1950年開始,台灣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因,名稱開始有了轉變。
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雖然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決議海峽兩岸能同時參與競賽,但台灣的中華民國代表團以「漢賊不兩立」原因,退出該屆比賽。而四年後的奧運,則換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出,原因也是無法接受國際奧委會接受兩個中國奧會會籍,當時的台灣仍以「China」名義參賽。
1959年在慕尼黑舉辦的國際奧會年會,認定中華民國奧會無法代表中國,並決定將其名稱改為「台灣奧會」,且不同意中華民國使用中國有關的名義做為名稱,但允許「Formosa」或「Taiwan」名稱。
文章中說明,1960年奧會當年同意台灣使用「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籍名稱,但因不能代表中國,所以只能使用「Formosa」名稱(TWN),等到1964、1968年的奧運,奧委會將台灣官方代表名稱改成「Taiwan」(TWN),但因當年的國民黨政府堅持要代表中國,拒絕「Formosa」或「Taiwan」,於爾後的連3屆向奧委會提出抗議。
國際奧會執委會在1979年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台灣)的會籍名稱表決,最後決定中華民國奧會改為中華台北奧會,而國民黨政府對決議不滿,還向法院提告,待1981年,中華民國奧會才同意更名為中華台北奧會,也與國際奧會簽定合約,包括不能使用國旗、國歌,自此往後的奧會名稱接以「中華台北」為官方名稱,而台灣參加許多國際組織的官方名稱也沿襲該名稱。
近年來,越來越多民眾希望能用「台灣」作為參與國際賽事的代表名稱。(資料照,記者廖耀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