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茶家子弟復種 淡水再現茶園風光

茶葉摘下後擺鋪「萎凋」,讓水分可以平均揮散,堪稱是茶鄉即景。(記者李雅雯攝)

茶葉摘下後擺鋪「萎凋」,讓水分可以平均揮散,堪稱是茶鄉即景。(記者李雅雯攝)

2015/04/30 08:00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淡水山區曾是茶葉大宗生產地,山頭可望及處都能夠見到茶園,民國六十年代更是產製茶葉最繁盛的時期。後來隨著社會轉型為工商型態,人力成本上漲,加工廠產業線紛紛外移,勞力密集的採茶事業漸漸凋零,如今淡水山區不再見茶農繁忙來去的背影。現年六十五歲的王壽喜,是家族茶葉事業第三代,十年前復種茶園,為什麼想復種?他的答案很簡單,「興趣」。

民國六十年代的淡水山區茶園,一個工廠一天就可以產製一萬台斤的茶葉,茶商整天往這兒跑要簽訂單,外銷到國外去。

「那時一斤茶葉可換一隻雞喔」,王壽喜九歲就跟在大人身邊學習製茶,廿多歲時見證了淡水茶葉最風光的時候,也到農委會去學種茶、製茶、泡茶,王壽喜說,那時做足了準備要好好地繼續家族茶葉事業,不過在民國七十年代大環境變遷下,淡水的茶葉產業逐漸沒落。

王壽喜因為興趣,十年前復種茶樹,位置就在淡水區蕃薯里的山區,面積約四分地,主要種植台茶十九號、台茶廿號、烏龍茶和武夷茶。王壽喜表示,淡水山區的茶樹屬於平地茶,耐泡,回沖幾次仍有茶香,越南等地的茶葉因為氣候環境和台灣有差,茶葉可能沖兩泡就沒有味道。「外面的茶我喝不習慣」,王壽喜的茶園採收製成茶葉後,大多是和朋友分享,或是熟客來購買。

做為家族茶葉事業第三代,王壽喜說,心底總是有個遺憾,所以這十年的復種除了興趣驅使,還要填補當年的空白。對王壽喜而言,他種的不僅是茶園,還有茶農家族的精神。

淡水區蕃薯里山區的茶園,幾位採茶婦為了採茶,辛勤揮動的雙手在烈陽下沒停過。(記者李雅雯攝)

淡水區蕃薯里山區的茶園,幾位採茶婦為了採茶,辛勤揮動的雙手在烈陽下沒停過。(記者李雅雯攝)

茶園主人王壽喜是家族茶業第三代,幼時就跟在長輩身邊學習製茶,因興趣,十年前開始復種茶園。(記者李雅雯攝)

茶園主人王壽喜是家族茶業第三代,幼時就跟在長輩身邊學習製茶,因興趣,十年前開始復種茶園。(記者李雅雯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