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機車停車兩樣情》老街擠爆 停車場養蚊子

文化機車暨自行車停車場位於三民路、文化路交會口,距離淡水老街步行不到兩分鐘,計次收費十元,使用率卻不高。(記者李雅雯攝)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淡水老街是知名觀光景點,假日經常湧入大批國內外觀光客。淡水老街即為中正路,兩側規劃為機車停車區,單月、雙月輪流單側停車;機車停車區空間有限,「硬塞」、「硬擠」的停車方式屢屢可見。相較於壅塞的淡水老街,僅兩分鐘腳程不到的文化機車暨自行車停車場卻是「蚊子停車場」,主要是因民眾習慣就近停車,希望官方政策疏導或加以勸導。
交通局停車管理科科長金肇安表示,淡水老街上的停車區前年才開始收費,逐漸建立民眾「使用者付費」的習慣;交通局委外經營的文化機車暨自行車停車場設立後,原也擬逐步塗銷淡水老街上的停車區,但必須配合推動徒步區辦理,地方上對於改為徒步區尚無共識,目前塗銷停車區無時程表。
位於三民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的文化機車暨自行車停車場,提供四百二十七個機車停車格,還特別為重型機車開設停放區域,相較於淡水老街計次收費二十元,該停車場僅計次收費十元。記者於假日下午實地走訪,現場卻尚餘近兩百五十個停車格,使用率未達五十%,和淡水老街的景觀形成強烈對比。
機車騎士王清澤指出,機車停放於淡水老街上,卻被後到者移動,「擠到很難拿車」,對於公民素養很失望。和朋友從北海岸騎車到淡水的陳敏彥說,並不清楚周邊的停車場設施,看到所有人都停在淡水老街上,就跟著停了。

淡水老街的機車停車區經常超出負荷量,常有「硬塞」、「硬擠」、違規停放等情形。(記者李雅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