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8-21 ℃

百年棺木行 化身匠師博物館

店內牆上懸掛棺木製作器具。(記者王揚宇攝)

店內牆上懸掛棺木製作器具。(記者王揚宇攝)

2014/05/24 08:00

〔記者王揚宇/宜蘭報導〕百年歷史的宜蘭市「三合成」棺木行,曾打造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的棺木而聲名遠播;如今加入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讓過去避之唯恐不及的棺木行,變成開放的文創空間,民眾可一睹縮小版的「開運小棺」製作過程。

「三合成」目前由第三代傳人張阿棟、張永昌管理,讓他們聲名大噪的就是製作王永慶棺木;五十九歲張阿棟笑說,這筆訂單一開始是由叔公接洽,不知道是誰的「大厝」(棺材),開始作業時,台塑高層曾到羅東工寮視察製作情況,才知道接到名人的生意。

這具檜木棺材造價至少百萬元,張阿棟回想當初製作過程,直說「很緊張」,深怕哪個環節出錯了,棺內防漏就有十二層非常費工,消息曝光後,也因此獲得國人矚目,有些中南部民眾特別到店詢問。

近兩、三年,張阿棟專精於小棺木創作,五吋、六吋等尺寸都難不倒他,只是比起實際版的棺木,張認為更有困難度,因為尺寸變小,細膩度、專注力更要提升;有人建議張阿棟開模大量生產小棺材,張不為所動說,必須手工打造才不會失去原味。

改裝後的「三合成」讓人不那麼懼怕,開放的工作空間,旅客步行經過,或許還可看到張阿棟在製作小棺木,展示櫃也有袖珍棺木和許多國家的各式棺木,這些手做小棺木也象徵「升官發財」之意。

「三合成」改裝後變得不那麼令人有恐懼感,店內展示多款手做袖珍小棺木。(記者王揚宇攝)

「三合成」改裝後變得不那麼令人有恐懼感,店內展示多款手做袖珍小棺木。(記者王揚宇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