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那瑪夏耆老說故事》楠梓仙溪 原名男子仙溪

楠梓仙溪更名為旗山溪,綿延數十公里,為高雄最重要的溪流之一。(記者陳祐誠攝)

楠梓仙溪更名為旗山溪,綿延數十公里,為高雄最重要的溪流之一。(記者陳祐誠攝)

2014/05/01 06:00

〔記者陳祐誠/高雄報導〕高雄楠梓仙溪改名為旗山溪後,令上游的那瑪夏區原住民頗有怨言,認為傳統文化遭到漠視;卡那卡那富族耆老翁博學指出,「楠梓仙溪」原名應為「男子仙溪」,源自於當地古老傳說,後因日語翻台語再譯為漢字,才出現誤差。

數百年前,一位名叫「那瑪夏」(Namasia)的十五歲年輕男子,意外在溪裡發現一條巨大鱸鰻,大到足以用身體堵住溪水,導致下游水量變少、危及部落安全,那瑪夏趕緊回到村裡向族人通報,同時因驚嚇過度染病,幾天後去世。傳說當時族人與山豬聯手殺掉鱸鰻,原住民有好一陣子不再獵豬。

翁博學說,族人為了紀念這名年輕男子,以那瑪夏替溪命名,也可稱作「男子溪」,「仙」則是後來為表尊敬加上去的,後來日本人治理台灣,男子仙溪日語發音近似台語楠梓仙溪,譯成漢字沿用至今。

翁表示,楠梓仙溪現在被改名叫旗山溪,令許多族人無法接受,不解他們明明身處在上游,卻要被下游的地名同化,甚至有人在旗山溪的指標上噴漆,抗議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被忽略。

此外,根據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文獻,楠梓區及楠梓溪的地名由來,起因三百多年前當地種植許多楠木,與楠梓仙溪並無關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