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東港華僑市場 那個魚正當紅

「那個魚」長相看起來很兇惡,但是肉質很細嫩。(記者葉永騫攝)

「那個魚」長相看起來很兇惡,但是肉質很細嫩。(記者葉永騫攝)

2007/10/16 06:00

〔記者葉永騫/東港報導〕黑鮪魚季結束,現在吃不到黑鮪魚,不過到東港華僑市場可以吃到「那個魚」,由於肉質鮮嫩,鈣質又多,許多遊客到東港都會來一盤「那個魚」品嘗一下,別具風味。

東港除了黑鮪魚出名外,現在還有「那個魚」也相當知名,現在黑鮪魚已經過了產季,但是「那個魚」卻是當季的鮮貨,華僑市場不但買得到,而且還能當場鮮嚐。

東港區漁會表示,「那個魚」真正的學名叫「小鰭鎌齒魚」,是狗母科的魚類,最大可以成長到約七十公分、重約一台斤,市場上常見二、三十公分,外表長如小鰻魚,前半部無鱗,僅尾部或側線上有少許魚鱗,全身半透明,被列為下雜魚類,因魚販、消費者都叫不出魚的名字,交易時都用手比劃說要買「那個魚」,最後這種魚就被稱為「那個魚」。

小鰭鎌齒魚含水量高,肉質細嫩,烹煮後像果凍滑嫩,是東港特有的高鈣美食魚,近來打出名號後,華僑市場不但賣鮮貨,也有攤商料理,讓消費者不用動手就可吃到魚的美味。

華僑市場攤商張木銘表示,「那個魚」多是捕蝦時一併捕獲,一年四季皆有,鮮貨價格約一台斤六十元左右,冷藏只能夠維持兩天,最好鮮貨處理,料理後每盤約賣二百元,可以做成魚湯、油炸或煮麵,煮湯快火煮開後就得關火,由於「那個魚」的肉質鮮嫩,吃起來像果凍或豆腐,入口即化,骨頭很容易取出,而油炸時則是快炸起鍋,不能炸太久,趁熱吃比較脆,冷了以後肉質就會變軟,口感就沒有那麼好。

「那個魚」油炸後酥酥脆脆,口感不錯,東港華僑市場就可以吃得到。(記者葉永騫攝)

「那個魚」油炸後酥酥脆脆,口感不錯,東港華僑市場就可以吃得到。(記者葉永騫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