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入口意象 埔里愛蘭台地正名
埔里鎮愛蘭台地早期為平埔巴宰族聚落,社區特別以巴宰傳統圖騰做為入口意象。(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埔里鎮愛蘭台地早期為平埔巴宰族群的聚落,最近社區居民透過農村再生計畫興建入口意象,特別以巴宰族傳統圖騰裝飾,以及巴宰族傳統地名Auran為愛蘭里正名,里長陳文富表示,這才是「愛蘭」地名由來,絕非先前網友票選是KUSO地名。
埔里鎮愛蘭橋先前被網路全台KUSO地名票選時,還因不雅諧音而上榜,引起居民反彈,認為這是不瞭解當地傳統文化背景所致。
愛蘭里長陳文富表示,愛蘭台地有愛蘭、鐵山里,早期都是巴宰族聚落,最近梅村、愛蘭、鐵山社區透過農村再生計畫,在中山路崎下路段兩側大型擋土牆設置入口意象,以馬賽克拼貼營造傳統巴宰圖騰效果,面向社區左側為愛蘭里,右側鐵山里,分別加註巴宰語Auran及Lalusai,因這才是愛蘭、鐵山里地名由來,至於愛蘭台地從現今的國道六號愛蘭交流道遠眺,就像是一艘船,也有埔里船山之名。
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潘英傑表示,巴宰族早期由台中豐原、潭子一帶遷入埔里,據耆老口述及學者研究,Auran音近閩南語烏牛欄,有住在水邊的意思,Alisai音近阿里史,或又稱Lalusai,則有兔子很多的狩獵場或是竹筍集散地之意。
鑽研平埔文化的簡史朗老師也表示,早期邵族常與埔里地區的平埔族群互有往來,以Alisai統稱埔里的平埔族群,現今老一輩鐵山社區居民也稱居住地為Lalusai,非常樂見社區居民為地名正名,才能與傳統歷史文化有聯結,對文化傳承有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