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史大老 曹永和94歲辭世

開啟台灣史研究先河的中研院院士曹永和,昨天因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享壽九十四歲。(記者劉信德攝)

開啟台灣史研究先河的中研院院士曹永和,昨天因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享壽九十四歲。(記者劉信德攝)

2014/09/13 06:00

〔記者林曉雲、湯佳玲/綜合報導〕只有中學畢業,全靠自學和苦學,開啟台灣史研究先河的中研院院士曹永和,昨天因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享壽九十四歲。

曹永和的一生充滿傳奇性,孩童時代起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台北州立第二中學校畢業後,為抗拒當時有為青年就應唸大學醫科的價值觀,拒唸大學,進入台大圖書館,一直工作卅八年到退休。

稀有多語人 開台灣史研究先河

他在台大圖書館工作時,接觸各國書刊文獻,因此精通日文、英文、荷蘭文,略通西班牙文、德文和拉丁文,成為台灣史學界稀有的「多語人」,透過古荷蘭文獻檔案的掌握,對台灣早期歷史有開創性研究,被學術界譽為「沒有他,就沒有如今的台灣史研究」。

曹永和在一九九○年顛覆從中國思考而來的大陸史觀,首度從海洋觀點提出「台灣島」史觀,主張「在台灣島的基本空間單位上,以島上人群作為研究主體」,從台灣史主體性的觀點細述十六世紀以來,台灣在歐亞海域所扮演的海運和貿易角色。在戒嚴時代更以海洋史研究衝破政治禁錮,讓台灣史得以納入國際史研究脈絡。

台大歷史教授周婉窈指出,曹永和學習荷蘭文,視野很廣,開創台灣的海洋史研究,是台灣史最重要的前輩學者之一,更帶出鍾淑敏、陳翠蓮、李文良等台灣史優秀學者。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岩生成一博士,在日本讀到曹永和寫的歷史論文,欣賞之餘收為入門弟子。六十五歲的曹永和被中研院聘為研究員、台大兼任教授,後獲選為中研院院士,被喻為「桂冠下的平凡學者」。

氣質老紳士 最愛讀《青鳥》

曾與曹永和一起在台大教書的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說,曹永和話不多,和善有禮,是一位有氣質的「老紳士」。

中研院副研究員吳叡人曾表示,曹永和最喜愛梅特林克兒童劇《青鳥》,這個故事描述:「幸福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在我們的家鄉。」安靜、內向的曹永和不吶喊、不振臂疾呼,只是用心傾聽台灣故鄉的脈動,用溫暖微笑擁抱這個傾斜中的世界之島,但也曾參與反媒體壟斷的連署,關心時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