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20-21 ℃

台灣玉米染新病毒 今年恐減產2至4成

農委會防檢局近期發現,部分玉米感染「玉米褪綠斑駁病毒(MCMV)」,株體葉片產生黃綠斑駁斑點,玉米恐減產2到4成。(防檢局提供)

農委會防檢局近期發現,部分玉米感染「玉米褪綠斑駁病毒(MCMV)」,株體葉片產生黃綠斑駁斑點,玉米恐減產2到4成。(防檢局提供)

2014/05/23 06:00

〔記者謝文華、侯承旭、湯世名、吳俊鋒/綜合報導〕玉米傳出新病毒、面臨減產危機!農委會防檢局昨天證實首次在台灣發現新玉米病毒「玉米褪綠斑駁病毒(MCMV)」,中南部40個主要甜玉米栽種區,已有7至8成遭感染,疫情嚴重,估計今年玉米減產可能達2至4成,價格恐將飆升!

國人所吃玉米9成8是國內自種,外國進口玉米則以飼料玉米餵豬為主。目前國內食用玉米栽種面積總計1萬2000多公頃,一年產量約9萬3000公噸,年產值近15億元,去年產地價1公斤平均約16元,零售價1台斤(600公克 )20至25元不等,新種病毒恐衝擊玉米產量及價格。

防檢局組長張瑞璋表示,「玉米褪綠斑駁病毒」在主要玉米生產區,如中國、美、加都有,若種下2到3週時染病,百分百無法收成,開花後感染,產量會銳減3至4成,可能是農民自疫區攜帶種子回台,希望種出更甜的王米,卻導致病毒傳入國內,將在2週內篩選緊急防治用藥公佈。

2週內篩選緊急防治用藥

玉米三期作共1萬2600多公頃,雲林5500公頃最多,其次是台南、嘉義,上述產區都已淪陷,平均6、7成染病。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長王仕賢表示,建議農民清除雜草的中間寄主、種植健康種苗、罹病的田區不要留種、避免汁液傳染等。台中農改場副場長高德錚表示,雲林及嘉義縣栽種範圍較廣,接獲防檢局通報後,已提醒農民注意防範。

張瑞璋坦言,2、30年前台灣曾有「玉米矮化崁紋病毒」,是透過蚜蟲傳播,新病毒則是透過薊馬昆蟲傳播,因兩者病徵都是長不高、葉片有黃綠斑點,過去都誤以為是「玉米矮化崁紋病毒」,因今年特別嚴重,農試所以更新技術證實是新病毒,「很可能已經存在台灣2、3年。」農民應儘快清除染病玉米,將協助儘速接種新玉米,縮短供應空窗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