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 打卡送貓頭鷹吊飾

宜蘭縣史館配合特展,同時舉辦「發現噶瑪蘭地景」系列活動,拍照打卡就有機會獲得香蕉絲貓頭鷹吊飾。(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史館配合特展,同時舉辦「發現噶瑪蘭地景」系列活動,拍照打卡就有機會獲得香蕉絲貓頭鷹吊飾。(記者游明金攝)

2018/07/28 16:12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透過文獻等史料,介紹噶瑪蘭人歷史變遷,回顧復名運動過程;同時舉辦「發現噶瑪蘭地景」系列活動,只要參觀縣史館特展,並到宜蘭縣噶瑪蘭舊社附近地標拍照,將觀展與地標照片張貼至縣史館臉書粉絲專頁,就可獲得香蕉絲貓頭鷹吊飾。

縣史館表示,Kavalan(噶瑪蘭族)一詞,是指「居住在平原的人」,是平原上原住民集合名詞,除了宜蘭、遷徙花東的噶瑪蘭族人,尚包括哆囉滿(哆囉美遠)、猴猴,以及主要使用巴宰語的西部平埔族。

縣史館指出,考古資料顯示,約1000年以前,噶瑪蘭族是蘭陽平原主要居民,隨著不同政權統治、漢人大規模進墾,自19世紀中期被迫展開遷徙,部分族人在宜蘭境移動逐漸漢化,另一些族人則以舟船南下花蓮、台東,開闢新天地。

縣史館說,在漢文化思維下,噶瑪蘭族曾被劃分「生番」、「化番」、「山後生番」、「熟番」及「平埔族」,戰後,政府為行政之便,將原住民分為9族,並依居地性質為山地山胞及平地山胞,此分類未將平埔族人納入考量,噶瑪蘭族未被列入法定分類。

噶瑪蘭族自1987年展開復名運動,2002年經政府名定為台灣第11個原住民族。復名運動30年、完成復名15年之際,宜蘭縣史館舉辦特展活動,透過文獻、照片、手稿、文書等史料,介紹噶瑪蘭人歷史變遷。

除了特展,縣史館也舉辦「發現噶瑪蘭地景」拍照打卡活動,讓民眾實際走訪噶瑪蘭舊社,加深對噶瑪蘭族認識,進而發現噶瑪蘭舊社不是遙遠歷史,而是在生活周遭,相關資訊可至宜蘭縣史館網站查詢。

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縣史館正在辦理「噶瑪蘭族復名運動30年」特展。(記者游明金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