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校長做事綁手綁腳? 52.7%民眾認為受家長會牽制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11日召開「國民中小學教育品質民意調查」記者會,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站者)說明調查內容。(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黃昆輝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國民中小學校務運作品質滿意度調查,指出超過5成民眾認為校長對學校的發展及辦學成效要負完全責任,但也有民眾認為,校園民主化後,國中小校長只有責任、沒有權力,做事「綁手綁腳」,52.7%的民眾直指是受到家長會的牽制,還有3成民眾認為是校長遴選方式及教師會的牽制造成。
黃昆輝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校園民主化當初是為反抗威權而生,任何反抗威權的改革難免都有矯枉過正的訴求,當訴求達成,新制度運作一段時間後,就應該檢視是否有窒礙難行或矛盾的地方。
黃昆輝說,台灣民主發展帶動校園民主化,改變國中小學的校務運作模式及校長角色變化,校園從過去的校長一言化領導轉變為教師治校,並衍生出教務會議、校務會議等各種會議,校長角色有權無責、赤手空拳,一度導致行政大逃亡及校長退休潮,他認為,從這次調查就能看出,民眾對於校長的期待及校長實際能做的,有很大落差。
調查指出,在校園民主化風潮下,家長與教師參與校務運作已成常態,有75%的受訪民眾認為校長在學校領導中是合議委員,認為校長是「機關首長」只有15.5%。
雖受訪民眾不認為校長是「機關首長」,卻有51.5%民眾認為校長必須為學校發展和辦學成效負完全責任,另有43.5%表示不同意;而在校長應不應該在議會審查預算時列席備詢,也有50.6%的民眾表態應讓校長列席備詢,不能由教育主管機關代表。
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分析,上述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主教育價值深耕,從國中小校長須不須在議會列席一題,就可看出多數民眾還是認為校長應該受民主制度監督,但是否會因此產稱政治力干預校務運作是應該關注的議題。
調查也發現,民眾認為校園民主化後,國中小校長只有責任沒有權力,做事綁手綁腳的主要原因,依比率高低順序為,家長會的牽制(52.7%)、校長的遴選方式(32.7%)、教師會的牽制(32.7%)、缺乏教職員工的聘用與解聘權(31.6%)。
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認為,以教師評審委員會來說,校長無法參與會議討論,僅能對委員會決定提出覆議,但事實上沒有校長會這樣做,導致教評會決定無法忠實呈現實際狀況,社會應檢討校長權責失衡以及校長不如歸去問題。
國民中小學校務運作品質滿意度調查時間為2017年11月26日至11月28日,在各地系統抽樣並進行電話訪問。有效樣本數為1070人,在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值為正負3個百分點。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11日召開「國民中小學教育品質民意調查」記者會,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說明調查內容。(記者羅沛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