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隧消防水帶破洞 消防員:破洞易致水壓不足

雪隧凌晨火燒車,隧道內的消防管線竟有破洞。(資料照,記者林敬倫翻攝)
〔記者蕭玗欣、林敬倫/綜合報導〕今年9月,一輛BMW轎車行經國5隧道時發生火燒車意外,當時現場滅火的消防水帶被質疑有破洞,本報即時9月7日已經先行披露,指出雪隧凌晨火燒車 消防員竟用消防栓水管破洞滅火,文中強調,雪隧內每50公尺就一座消防栓,總共約有1032條消防水帶,由於消防隊員用破掉的消防管線滅火,隧道內安全讓人質疑。
交通部稱水帶破洞並不影響水壓
針對此現象,交通部管理組組長卓明君則解釋,據了解,消防人員搶救中拉水線的時候,不小心勾到,導致水帶破洞,事實上並不影響水壓;高公局已請內部檢討過後,要求工程處重新檢視隧道整體消防設施。
事件發生在9月7日凌晨3點半,23歲的陳姓大學生一行4人打算去花蓮玩,開車行經雪隧南下27.9公里時,車輛竟突然爆胎,因與地面產生摩擦而起火燃燒,國道警察獲報後趕往現場封閉雪隧南北雙向道路,以利消防車輛出入。
由於火勢猛烈,消防隊趕到後立即配合雪隧內的自衛消防編組滅火,但消防員拉出雪隧消防栓管線時,竟發現管線破洞,只能藉由洞口噴水滅火,所幸水壓充足,噴出的水夠多,火勢於半小時內獲得控制被撲滅,但整輛車還是付之一炬。
當時前往雪隧滅火的宜蘭縣消防局消防隊員說,第一時間使用室內的消防栓拉管線滅火,確實有很大的破洞,還好水壓充足才得以順利滅火。
破洞易讓水壓不足 噴出水量難以滅火
隊員也透露,平日滅火時只要水帶有破洞狀況,會選擇直接把那段水袋換掉,比較小的破洞,則會用布套起,堵住洞口,這樣就暫時不會漏出太多水,破洞容易造成水壓不足,噴出的水量少,就難以滅火。
宜蘭縣消防局長徐松奕也解釋,水帶沒有壽命限制,只要沒有破損可以一直使用,但通常消防栓每半年需檢查一次,只要有破裂就需更換。

9月7日凌晨3點半國5雪隧火燒車,搶救過程中消防水帶破洞,高公局稱不小心勾破的,不影響救災。(資料照,記者林敬倫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