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綠島救陸蟹 護蟹軍團招募中
奧氏後相手蟹抱卵到海邊,卵殼碰到海水剎那全是孵化的幼體,所以一般叫陸蟹釋幼,而不叫產卵。(林德恩提供)
〔記者許麗娟/台東報導〕每年6~10月是綠島的旅遊旺季,但這時間也正逢陸蟹「奧氏後相手蟹」釋幼的高峰期(意即將卵釋放於海洋,繁衍下一代)。因其棲息的海岸林遭道路切割,牠們大多在農曆5~9月,月圓後至新月前的黃昏至清晨天未亮時,從道路的一側往海邊前進,到海裡釋幼後再返回海岸林,但這段「傳宗接代」的旅程需經過綠島的環島公路,是一趟與汽機車「爭道」的危險之旅。
綠島生態解說達人呂縉宇表示,綠島的陸蟹有20多種,公路對牠們而言全是危機,奧氏後相手蟹是其中一種體積較為迷你的陸蟹,只有拇指般大小,小到幾乎讓人注意不到牠們的存在,一輛輛的汽機車呼嘯而過,「啵!啵!啵!」幾秒之間紛紛慘死輪下變成「陸餅」,根據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統計,綠島石朗一帶的路殺數量,2014年有2,955隻、2015為1,585隻,2016年仍有1,061隻被輾死,而且這只是綠島陸蟹出沒的其中一處熱點的統計數字。
過去奧氏後相手蟹在綠島隨處可見,但隨著遊客增加,牠們的數量也相對減少,為了守護陸蟹的世代傳承,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特別在牠們的釋幼期舉辦護蟹軍團活動,旅人可化身志工,透過生態解說、親身參與,例如幫陸蟹做路邊隔板,或手動協助陸蟹過馬路,帶至另一側的海岸草叢邊野放。即使無法參與護蟹志工,到綠島開車或騎車旅行時,也請降些速度、多一分注意,減少陸蟹的危機。
護蟹軍團的志工穿上反光背心,於黃昏時至奧氏後相手蟹的出沒熱點架設公路隔板,並提醒駕駛人注意。(記者許麗娟攝)
奧氏後相手蟹因眼睛旁有2道「白眉」,有「白眉毛」之稱。(林德恩提供)
被車子輾死的陸蟹。(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