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會說話 黑客公民自製台南淹水潛勢地圖分析觀察
江明宗利用開放資料數據,製造台南淹水潛勢圖變化。(擷自臉書)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黑客公民」江明宗利用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等各方網路資訊,製作台南市淹水潛勢圖,及尼莎、海棠颱風當天的台南淹水地圖,建議現有水利局的觀測點集中在河川水位,與民眾實際感受有些差距,既然台南朝智慧城市發展,不妨跟社群合作提供場域,在防汛期裝設各種觀測設備更完整紀錄淹水歷程資訊,透過長時間累積與分析,或許有更好模式防災與救災。
江明宗也指出,據民國88年完成的「台北地區防洪整體計畫」以200年頻率洪水作為設計保護基準,總面積180平方公里,這個計畫從71年開始執行,花了17年與 1114億元,這兩天外界批評南市規劃的治水保護標準為10年,100年到104年花了 216億治水卻沒有成效,但南市易淹水面積為450平方公里,如果希望達到台北那樣的防洪能力,就數字簡單計算需要 「2785億元」,以 1年50億預算進度,需要56年才有辦法達成這目標。
他表示,從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搭配之前製作的台南人口熱點圖,製作台南市淹水潛勢圖,可以看到南市單日降雨量在 200/350/450/600 mm 的淹水預測,從幾張圖的變化,舊市區在西門路以東到高速公路之間有比較好的防洪能力,但基本上在單日降雨 600mm 情況下,整個台南大概都可能淹水範圍了。
另外, 他從7月31 日網友討論中整理出 109 個淹水點,放進地圖中比對,在 350mm 的淹水潛勢中可看到,仁德與永康在高速公路與高鐵軌道間的淹水情況,比淹水潛勢預估來的嚴重些,另1個就是新化雖然淹水潛勢圖沒有出現,但仍有幾個淹水通報出現。
江明宗建議,哪裡通報淹水、淹多高、是否封閉道路、何時解除封鎖等,這些資訊做歷年、跨區的對比,才能夠真切告訴市民治水成效好不好,目前議員與民眾指責市府治水不力,而市府則是拿出自己局部的資料說明治水有效果,這樣的對話沒有太多意義。
江明宗比喻說,「我討厭1個人,而那個人剛好出了狀況,也許第1時間的反射動作就覺得他活該或都是他的錯」,但民主不是這樣,無論你討厭或喜歡哪個人,社會要前進,就需要人們放棄成見去尋求共識,然後共同努力達成目標。
相關連結:
江明宗在臉書PO文分享利用開放資料數據分析台南水情。(擷自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