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遇古戰場城岸遺蹟 施工力求「防振」

淡海輕軌第一期工程包括綠山線全線和藍海線3座車站。(記者李雅雯攝)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淡海輕軌藍海線B○6站至B○8站的3站體和綠山線全線同列淡海輕軌系統第一期工程;其中藍海線B○7站(沙崙站)至B○8站(台北海洋學院站)路線,因為遇上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工程規劃由平面改為高架,利用國有土地北移基地位置。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日前送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進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委員力求執行工程時必須做到「防振」,降低對於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影響的可能性。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在2013年1月30日公告為文化資產,類別為「歷史建築」,其為台灣歷史上著名古戰場,為當年抵抗法軍所建的防禦工事;城岸為沙土構造,高約4公尺,內外斜坡上窄下寬,現況保存不佳,僅存外岸4段尚屬完整,並未連接成線。環保署專案小組委員在初審會議紀錄上指出,工程單位需要提出城岸遺蹟的環境監測計畫,特別是在進場施工時,如何做到「防振」,確保文化資產沙土構造的完好。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總工程司凌建勳指出,原定路線由平面改為高架後,對於城岸遺蹟的影響已大幅降低,施工前和施工中都將監測文化資產狀況,利用振動儀去測量,當這端在利用機具開挖橋墩時,城岸遺蹟那端感受到的振動力量是多大,觀察其有否影響,倘若真有影響將立即修正,施工過程中會將保存文化資產的考量放大。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保存狀況欠佳,目前僅剩部分區段,其在2013年登錄為文化資產「歷史建築」。(記者李雅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