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歷經15年超過5千公里追尋 李念修講「父親的故事」

長達十五年的紀錄拍攝,「河北臺北」李念修紀錄父親一生的故事。(記者林孟婷攝)

長達十五年的紀錄拍攝,「河北臺北」李念修紀錄父親一生的故事。(記者林孟婷攝)

2016/12/21 15:38

〔記者林孟婷/台南報導〕答應將父親的故事傳達出去,三十五歲李念修開始長達十五年的紀錄,拍攝而成「河北臺北」紀錄片,崑山科技大學視訊系畢業校友李念修,曾剪輯拿下金馬獎紀錄片的「奇蹟的夏天」,也擔任過電影「逆光飛翔」的編劇與剪輯,這次,她以自己的專業、長達十五年的紀錄,呈現出父親歷經逃亡、戰亂、到台灣生活、成家立業,原本與父親的疏離關係,李念修也在拍攝紀錄片過程中重新認識父親。

李念修今日下午與崑山科大學弟妹相見歡,除了與學生互動,並與學弟妹一起觀看「河北臺北」紀錄片,目前該紀錄片也在高雄市電影館上映。

李念修說,父親十歲離開中國河北老家,因為戰亂顛沛流離,加入國民黨軍加入戰爭,國民黨戰敗撤退,父親加入共產黨,因為共軍支援韓戰,父親被派到韓國打戰卻遭到俘虜,最後因為聯合國從中協調、戰俘釋放,父親來到台灣落地生根。

「記憶中的父親,總是忙碌」,李念修說,父親從軍中退伍後擔任公車司機,印象中的父親常不在家,在家時就是在睡覺休息,不然就是喝醉酒倒臥在路邊,當時全家需出動把父親扛回家,「也因為這樣,對父親是有著疏離」。

但畢竟是父女親情,對父親的矛盾心情,一直到了拍攝紀錄片才真正地走入與認識父親的世界,李念修說,答應將父親的故事傳達出去,在唸大學時開始紀錄父親的點滴,從口述中瞭解父親所歷經的過程。

李念修說,父親一輩子都沒有再回去故鄉河北,但從父親口中,李念修回到河北尋找父親的出生地、再一路前往韓國當時羈押戰俘的地點,超過五千公里的追尋,但父親來不及看到作品的完成,兩年前以高齡八十六歲辭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