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推青創 擬修「產業發展基金」解套

柯文哲上任力推青年創業產業,未來擬修「臺北市產業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希望可以透過修法轉型成「新創基金」,提供新創基金更多元的使用方式。(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柯文哲上任力推青年創業產業,日前整合產發局轄下工商服務科、科技產業服務中心等處室成立「任務編制性小組」,推動台北市創意經濟產業,規劃今年將成立十處以上的「新創基地」,輔助青年創業及新創事業發展,未來也擬修「臺北市產業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希望可以透過修法轉型成「新創基金」,提供新創基金更多元的使用方式。
依照「臺北市產業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接受補助的新創團隊僅有第一年一百萬的資金,政府也無法挹注資金投資,北市府擬修法活化創業補助。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就表示,過去產發局下有「產業發展基金」,雖有十二億預算可補助,但礙於法規只能用於民間企業或融資,希望可以轉型為「新創基金」。
據了解,目前修法方向至少有三,其一為開放政府可投資新創團隊,也希望提高獎補助一百萬的上限,三為延長獎補助時間,由一年延長至二或三年,但產發局表示,具體方向確定後才能擬出修法草案,不確定能趕在這個會期提出。
此外,林欽榮也表示,市府也將規劃南港瓶蓋工廠、三創園區等十處以上新創基地,作為新創事業發展空間。產發局長林崇傑補充說,新創基地以小型創業聚落模式經營,每個基地功能不同,如瓶蓋工廠將提供三D列印、打樣等小量生產;三創則配合光華商圈特性,提供三C方面協助。而台北車站因交通便捷,未來機場捷運開通後更為方便,希望可打造為共同工作室(co-working)、演講場地,或是外國新創業者來台交流時的住宿地點。
此外,產發局也整合既有創業服務辦公室、創業補助與融資貸款,於市府一樓提供創業協助的單一窗口服務,初步能提供府內創業相關資訊,後續將納入中央創業協助,目標至少要能做到轉介程度,目前已拜訪經濟部工業局等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