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專制只能速效 馬籲中國走向民主

前總統馬英九到東吳大學演講。(記者林良昇攝)

前總統馬英九到東吳大學演講。(記者林良昇攝)

2017/05/12 06:00

〔記者林良昇/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昨表示,中共比較專制的作法短期內可以速效,但沒辦法持久,走向民主才合理,台灣經歷過威權才走到現在,不可能走回頭路,中共主張要和平統一並不夠,要民主統一,應想辦法爭取台灣人認同,而不是台灣人無法接受的宣傳。

馬英九昨前往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演講,馬認為,他擔任總統的八年間,是兩岸分治來關係最好的時候,並在二○○九年首度參與世衛大會(WHA),今年當然也希望能參加,但如同世衛發言人所言,並非衛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目前看不出有軟化跡象。

馬英九說,中共的邦交國對其一個中國政策,也是有的贊成、有的沉默、有的模糊,其中包含美、日等廿九個國家對中共的一中政策保持模糊,所有中共邦交國中,沒有明確贊成其一個中國政策的國家占七成以上,這些國家也是「一中各表」,保持彈性跟台灣打交道,「一中各表」讓台灣有呼吸空間,也可發展國際關係。

馬英九在回答中生提問時表示,他希望大陸能真正做到尊重異議人士,這並非來自西方理論,而是取自「左傳」的「子產不毀鄉校」,是中國人本來就有的東西,尊重異議非常重要,若做不到,其他都是假的。

馬也提到,香港和台灣不一樣,就算「一國兩制」在香港做得好,對台灣也無意義,比較專制的作法短期內可速效,但無法持久,走向民主才合理,台灣經歷威權才走到這地步,不可能走回頭路,中共主張兩岸要和平統一並不夠,是要民主統一, 應想辦法如何爭取台灣人認同,而不是台灣人無法接受的宣傳。

馬英九也說,依現在兩岸情勢,兩岸要討論談判很困難,他卸任一年最難過的,就是兩岸關係發展到這地步,榮景煙消雲散,希望不要再惡化下去,不然對兩岸都是不利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