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剎那永恆的泥土味

攝影家楊哲一山水系列作品(記者謝佳真攝)

◎記者謝佳真

「我的創作根源源自我的家鄉宜蘭。」攝影家楊哲一用他獨特的眼光記錄台灣地景,《蘭陽溪》呈現地景變遷、八八水災災難現場紀錄則將傷痛轉化成藝術作品。近年來他遠赴越南和中國拍攝,將水泥作為將要出版的攝影集主題:《山水》。

高冷凝視 客觀紀實衝突

國中拿到第一台相機開始他的攝影生涯,楊哲一從熱愛打球不愛讀書的野孩子,變成中研院地質研究人員,再成為影像藝術家。作品從平面攝影變成結合動態與行為藝術的複合式媒體,從自己單獨一人拍照到一整個團隊。楊哲一的作品多和地景有關,源自於他對家鄉土地的情感。

以《蘭陽溪》為例,他單獨拍攝蘭陽溪變化,將變化集結排列,用單純的影像表達對環境議題的關切,但並不激情,更無意批判,只像是一個觀看者靜靜呈現所見所聞。這種風格源自德國的杜賽道夫學派(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影響他創作風格甚深。

「這個學派創始人是建築背景出身,強調冷靜與理性的紀實,用客觀角度處理後工業革命之後大量機器造成人類行為和自然環境衝突的問題。」所以《蘭陽溪》呈現的是遠距離拍攝的大量西瓜,記錄礦場的《山水》系列則是寧靜的無人黑白照。

探索鬼城 目睹礦場爆炸

楊哲一也曾走訪中國和越南等地用動態錄像和平面照片拍攝地景,他遠赴鄂爾多斯用空拍機拍攝無人的毛胚屋,被棄置的空屋群有如「鬼城」充滿荒涼感。為了拍攝《山水》,他曾到越南下龍灣參與礦場炸山的工程:「炸山的景象其實很美,美、藝術和現實是分開的。我那時候就一直想:學了一輩子的地質專業,居然跑到國外幹掉地球的山?之後我就一直往後退,讓照片很安靜,不告訴你錯或對,創作者與拍攝題材之間的距離,我抓了好幾年後才掌握。」

後工業革命時代的地景,山水不再是古代文人想像的夢幻景象,水泥則是繼石油之後改變地景最大的工業,楊哲一未來的鏡頭也會朝向這個主題前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