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臉書總監疾呼︰適度離開網路 回歸現實

2012/07/25 06:0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身處全球科技重鎮的加州矽谷,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培訓與發展部門總監克雷布,理應極力讚揚電腦、智慧手機等科技產品的好處,但他也像其他越來越多科技公司領袖一樣,警告人們偶爾要離線,放下科技產品。

紐約時報23日報導,在視科技無所不能的矽谷,越來越多人認為科技的威力太大,甚至讓人上癮,可能傷害生產力和人際互動。克雷布以「冷水煮青蛙」比喻,認為人們「需注意花時間在網路上對你的表現和人際關係的影響」,現實與網路生活要平衡。

旨在追求網路與現實生活平衡的Wisdom 2.0會議籌辦人葛海默說,「我們已經結束蜜月期,現在是面對現實的階段。」臉書、推特(Twitter)、eBay、Zynga和PayPal創辦人,以及Google、微軟、思科等企業高層,在今年2月舉行的年會上,曾就科技公司是否有責任思考,對引誘消費者在遊戲或其他活動中浪費時間,或分散注意力的集體力量進行討論。

矽谷許多公司提供員工打禪、呼吸運動等課程,協助他們離線、放慢腳步。思科公司技術長沃里爾每晚打禪冥想,週末關掉手機,畫畫、寫詩,「這就像讓你的大腦和心靈重新開機」,有助心理平靜。

Google也有「意念」(mindfulness)運動,教導員工自我意識、提升專注力。執行教練費南德茲說,過度投入科技產品的風險很大,消費者要抓穩方向,「關鍵在於拉出距離」,偶爾離線建立與自己和所愛的人更緊密與真正的關係。

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自我控制的心理學家麥戈尼加說,互動式科技產品可能啟動腦內壓力系統,造成持續急迫感,讓人們與科技器材之間發展出病態關係,「不單上癮,而是被困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