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世代潛艦電池技術 疑外洩中國

日本新世代潛艦可能搭載的「全樹脂電池」相關技術,恐已外洩給中國企業。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級」潛艦4號艦2023年10月舉行下水儀式,並正式命名為「雷鯨號」。(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官方推特)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三日報導〕日本研發的「全樹脂電池」的相關機敏技術情報,可能外洩給中國企業!這款新世代電池已被列為日本新世代潛艦考慮搭載的配備,因而引起國會議員關切,甚至逆轉日中兩國的軍事力量。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在國會答詢表示,將對此展開調查。
日政府展開調查
日本企業投入各種新世代蓄電池的研發,其中全樹脂電池是由日產汽車工程師堀江英明所開發。堀江在二○一八年成立新創公司APB,預定二○二六年量產。APB雖曾獲得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七十五億圓(約十六.三億台幣)的補助金,但APB最大股東三洋化成工業為了調度資金,二○二二年將持股賣給福岡的一家半導體設計公司TRIPLE-1,但TRIPLE-1的董事疑與中國過從甚密。
產經新聞報導,眾議員福島伸享日前在眾院預算委員會分科會上提出質詢,指出可能用於新世代潛艦的全樹脂電池技術,可能已經外洩給中國企業。福島質詢時引用的資料,是由前國家安全保障局長北村滋主持的智庫「北村經濟安保」(Kitamura Economic Security)所做的報告,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
北村的報告指出,TRIPLE-1成為APB的最大股東後,與中國企業的接觸也隨之增加。福島在質詢時也指出,由TRIPLE-1派在APB的董事,二○二三年三月安排中國電信巨頭華為(Huawei)技術人員等共四人,前往APB工廠參觀,視察APB的電池材料、生產設備等。之後,T公司董事頻繁詢問詳細的技術資訊,機敏資料可能在此過程中外洩到中國企業。
福島警告,如果機敏情資外洩到中國,並被用於潛艦等軍事發展,「日中兩國的軍事力量將完全逆轉」。他表示,TRIPLE-1的這類行為「如果是故意的,就是間諜行為」,要求政府提高問題意識。
報導指出,經產大臣武藤容治已表示將展開調查,日本公安調查廳也對全樹脂電池情報外洩表示強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