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每年資助9.7兆 抗氣候變遷
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9次會議(COP29),24日達成在2035年底前,每年至少提供3000億美元資金用於改善氣候變遷災害、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等數項協議。圖為COP29主席巴巴耶夫在閉幕式上致詞。(路透)
COP29近200國激辯達成協議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廿九次會議(COP29)中,近兩百國歷經兩週激烈討論、協商後,即使仍有部分國家不滿,廿四日仍達成在二○三五年底之前,每年至少提供三千億美元(約九‧七兆台幣)資金用於改善氣候變遷災害、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等數項協議。
依照聯合國一九九二年制定的架構,全球廿三個已開發國家和歐盟對絕大多數的溫室氣體排放負有歷史責任,必須為此貢獻氣候資金。當前由富裕國家提供的資金為每年一千億美元,二○二五年到期。此次的協議將金額增加至三倍以上,來自政府預算、私人領域投資和其他財政管道等「廣泛且多樣化的來源」。
該協議期許已開發國家資金能夠推升私人投資,朝向聯合國委任專家提出二○三五年前應對氣候議題所需的每年一‧三兆美元(約四十二兆台幣)目標邁進。歐盟氣候政策執委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藉由這些資金和這項架構,我們有信心能夠達成一‧三兆美元的目標」。
然而,由於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的主張、認知大相逕庭,協商一度在最後階段險些破局。富裕國家受到諸多財政、政治問題掣肘,包括通貨膨脹、預算限制和民粹主義等,尤其是威脅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使整個大會蒙上陰影。川普誓言要率領美國退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並任命氣候變遷懷疑論者萊特(Chris Wright)擔任能源部長。
二○一五年「巴黎協定」承諾,全球於本世紀前致力限制升溫在攝氏一‧五度以內。「綠色和平組織」援引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報告,地球平均溫度升一‧五度,將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
三千億美元與貧窮和氣候脆弱國家要求的五千億美元有不小差距,強調低於期望的財政承諾,將減緩零碳排能源轉移的進展。開發中國家也警告,將實現目標的期限設在二○三五年,可能會阻礙全球的潔淨能源轉型腳步。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國家還譴責,富裕國家試圖將開發中國家付出的資金納入這項年度目標。
碳市場協議第六條通過 開放各國買賣碳權
此外,美國與歐盟推動被列為開發中國家,實際上卻相當富裕的國家承擔更多責任,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最大碳排國家中國。法新社報導,中國等開發中國家透過多邊開發銀行提供的氣候資金,將被納入三千億美元目標。
其他通過的協議,還包括獲得聯合國支持的碳市場協議「第六條」(Article6),開放各國買賣「碳權」(碳信用額度)。支持者指出,碳市場每年可向氣候資金額外挹注多達二五○○億美元;也有許多專家擔憂,相關規範尚不完備,恐讓污染大戶有藉口持續排放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