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出逃 科技業最嚴重
![紐約時報指出,在中國修憲允許習近平終生掌權,以及北京在武漢肺炎流行期間實施嚴格防疫限制等因素影響下,從年輕人到企業家在內的中國人都在「用腳投票」,以逃避國內政治壓迫、黯淡的經濟前景和艱苦的工作文化。(路透檔案照) 紐約時報指出,在中國修憲允許習近平終生掌權,以及北京在武漢肺炎流行期間實施嚴格防疫限制等因素影響下,從年輕人到企業家在內的中國人都在「用腳投票」,以逃避國內政治壓迫、黯淡的經濟前景和艱苦的工作文化。(路透檔案照)](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10/04/147.jpg)
紐約時報指出,在中國修憲允許習近平終生掌權,以及北京在武漢肺炎流行期間實施嚴格防疫限制等因素影響下,從年輕人到企業家在內的中國人都在「用腳投票」,以逃避國內政治壓迫、黯淡的經濟前景和艱苦的工作文化。(路透檔案照)
今年前3季移民數已追平去年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紐約時報三日指出,在中國修憲允許習近平終生掌權,以及北京在武漢肺炎流行期間實施極其強硬的防疫限制等因素影響下,中國各行各業專業人士近年紛紛移民,尤以科技業情況最顯著,但這些頂尖人才並未以美國為首選,反而更青睞日本、澳洲、加拿大及歐洲各國,背後原因與美中激烈競爭及互相懷疑,導致美國簽證及居留身分取得困難有關。
紐時專欄記者袁莉(Li Yuan)指出,中國在一九八○、九○年代最貧窮時,最優秀的人才幾乎都前往西方就業及工作,九二年有多達八十七萬人離開中國,但到了二○一二年,中國成為科技強國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北京政策挽留下,移民人數降至十二萬五千人。然而,去年情勢大幅翻轉,儘管有護照和旅行限制,中國移民人數仍逾卅一萬,今年前三季的累計人數更已追平去年。
政治壓迫沒前景 清零加劇出逃
袁莉指出,從年輕人到企業家在內的中國人都在「用腳投票」,以逃避國內政治壓迫、黯淡的經濟前景和艱苦的工作文化,愈來愈多科技專業人士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選擇移居已開發國家。其中,有許多人是在中國一八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後考慮移民,而長達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更是促使他們下定決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在百度和阿里巴巴公司研究人工智慧、現任職於英國Meta公司的陳良石(譯音)即表示,他是在三年半前疫情剛開始時離開中國,「因為我不喜歡那裡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在中國實現民主、人民可以無憂無慮生活前不會回去」。曾在中國一家國有國防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的傅先生也說,在修憲後,他和同事參加政治學習的時間比以往還多,導致他們必須額外加班。他甚至因反對「清零」而與父母疏遠,於是在去年底辭職,前往加拿大謀生。
美國簽證難 日澳加歐更受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國專業人才大多選擇前往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因為他們向美國申請簽證和永久居留身分的過程既複雜又充滿變數。
據了解,美國向中國公民發放的學生簽證數量自一六年起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更僅發出六萬五千份,相較之下英國在此期間發放逾十萬份。傅先生坦言不曾考慮移民美國,因為他的大學母校和曾任職的國防科技公司都被美國制裁,使其難以通過美方的安全審查。不過,他仍希望最後能前往崇拜的美國工作。
為自由付代價 工程師甘願減薪
曾在美國就學的周先生也辭掉北京一家自動駕駛新創公司的高薪工作,目前在西歐一家汽車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且接受減薪,「我認為這是為自由付出代價」。在山東貧困農村長大的趙先生則說,五年前赴美攻讀工程學博士時,原打算畢業後返國,但中國對疫情的反應讓他產生懷疑,「我不能回到一個一切都建立在謊言之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