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重返國際舞台 各國對中國忌憚更深
華爾街日報指出,習近平暌違3年重返國際政治舞台,但各國對中國的看法早已轉變。(美聯社)
鎖國3年以來 中國領導人首次出席G2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十四日起將一連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兩場領袖高峰會,為中國基於武漢肺炎防疫考量而鎖國以來,習首度重返國際政治舞台。「華爾街日報」(WSJ)指出,在習「缺席」的三年裡,國際間對其專制統治已更加警惕,這可能促使各國進一步孤立中國,進而對習重塑世界秩序的野心帶來更多考驗。
WSJ評論指出,在過去三年裡,世界經歷武漢肺炎造成的亂局,也受中國防疫「清零」政策、苦吞經濟損失,更因為中國為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而對台灣展開的軍事恫嚇行動感到強烈不安。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廷一再高調宣揚中俄夥伴關係、習不願施壓普廷終止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同樣令西方氣餒。在各國憂心習專制手段恐成為全球亂源情況下,習在G20和APEC峰會期間會否試圖安撫各國,備受各界矚目。
習重塑世界野心 西方國家戒備
然而,在習近平迴避與全球政要面對面的期間,國際氛圍已發生劇變。不光是華盛頓,整個西方國家都開始反感習的專制統治,包括壓迫香港和新疆的自由和人權、犧牲跨國企業利益而獨惠中國國營企業的產業政策,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武肺源頭的關鍵資訊等。中國決心在全球規則制定上摻入中國元素,也讓西方國家開始留意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治理盲點。上述所有變化,都可能進一步孤立及削弱中國經濟,並對習重塑世界的野心帶來更多考驗。
不久前,美國官員還會淡化美中在思維上的差異,多半將中國視為無法排拒的商業夥伴,但習近平已促使西方國家重新思考一種新的風險,即中國領導階層將把政治目標置於經濟發展之前。例如,寧願自家企業蒙受損失、仍堅守防疫封鎖措施,以及對台灣發動侵略、以完成國家復興大業等。如今,美國的外交措辭不再表明樂見中國強大、繁榮,這是數十年來首見。美國總統拜登更數度提及,「我們(美中)正處於民主與專制的競爭中。」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上月在一場演說中直指,美中不和的情況,正影響開發中國家的政策制定,「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層競爭關係正在塑造這個世界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