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警戒 日擬引進逾12艘新巡邏艦
日海自新型巡邏艦諸元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針對中國海軍的動向,日本防衛省研究將自二○二六年會計年度底起,首度引進逾十二艘專責警戒及監視任務的新型巡邏艦(OPV)。巡邏艦具排水量小和機動性高等特性,未來將成為海上自衛隊平時警戒、監視和情蒐的生力軍。
日本經濟新聞和富士晚報報導,海自計畫引進的巡邏艦,基準排水量為一九二○公噸,全長約九十五公尺。相較於「阿武隈級」護衛艦,這種新型巡邏艦僅需卅名乘員即可運作,僅阿武隈級的四分之一;而比起基準排水量為三九○○公噸的最新型「最上級」護衛艦(FFM),OPV的乘員也僅需其三分之一。由於新型巡邏艦所需人力較少,因此即使海自人力不足,估計也能服役至少十三艘。
新型巡邏艦並不具備一般護衛艦承擔的對水面艦、潛艦、對空作戰及掃雷等功能,而是以雷達、聲納等探知敵方動向的裝備為主,最多配備卅公釐機砲等武器。防衛省還擬加強其盡量無需人力即可操作的功能,例如自動靠岸裝置與艦內起火時遙控滅火的設備。
裝備雷達、聲納探知敵方動向
防衛省此前的計畫是在約二○二八年會計年度前,建造十二艘這類巡邏艦,但為了配合二二年年底修改國家安保戰略和防衛計畫大綱等文件,擬增加艘數。估計每艘造價約九十億日圓(約廿億台幣),相較於護衛艦更「物美價廉」,已先在二三年會計年度的概算要求中,列入其相關經費。
截至今年三月,海自共有四十七艘護衛艦,而根據今年版的防衛白皮書,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有七十七艘現代化的驅逐艦、巡防艦,在日本周邊海域動作頻頻,還有俄羅斯派軍艦及軍機配合中國步調活動的案例。
專責警戒、監視與情蒐任務
由於自衛隊的工作負荷持續增加,自衛隊海上幕僚長(相當於海軍司令)酒井良坦言,在從事警戒與監視任務上,因為無法派護衛艦而改派補給艦等「輔助艦」的頻率變高,擔憂艦艇數量不足,即使巡邏艦的戰鬥功能有限,自衛隊出動艦艇本身即有嚇阻力。承擔海上警察功能的海上保安廳,難以替代自衛隊應對外國軍艦的角色和作用。
若將警戒、監視與情蒐工作交給巡邏艦,護衛艦就較易於專注飛彈防禦和防備國內外「有事」的訓練等「分內」任務及工作。美國與英國海軍也擁有以警戒及監視為其主要任務的艦艇;中國被視為準軍事組織的海警局,也正引進配備大型機砲的船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