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辭世 享壽91歲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8月30日病逝,享耆壽91歲。圖為現任俄羅斯總統普廷(右)2004年在德國出席一場記者會前,與戈巴契夫(左)談話。(法新社檔案照)
終結冷戰改變世局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前蘇聯共產黨末代總書記戈巴契夫八月三十日因「嚴重久病」而過世,享壽九十一歲。戈巴契夫在領導蘇聯期間致力推動改革,最終帶來蘇聯解體、結束冷戰,也讓東歐得以民主化,他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被西方視為二十世紀重要性數一數二的領袖,但是許多俄羅斯人對他恨之入骨,認為他讓俄國失去超級強權地位。
評價兩極 西方讚揚卻被俄人痛恨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總統普廷對戈巴契夫的過世深表哀悼,將向其親友發唁電。至於一向警惕避免重蹈蘇聯瓦解覆轍的中國共產黨,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達哀悼,稱戈巴契夫曾為推動中蘇關係正常化作出積極貢獻。
拜登:他帶來一個更安全的世界
美、英、法和歐盟、聯合國等領袖發聲明致哀,同聲讚揚戈巴契夫以和平方式結束冷戰,改變歷史。美國總統拜登讚揚戈巴契夫「有卓越眼光」,「帶著想像力看見一個不同的未來是有可能的,並且有勇氣賭上他整個政治生涯去實現,結果是帶來一個更安全的世界、數百萬人擁有更大的自由」。
戈巴契夫一九八五年出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一九九○年蘇聯改制後擔任總統到九一年蘇聯瓦解。外交上最著名的就是一九八○年代與美國總統雷根簽署中程飛彈條約,化解美蘇核武緊張,另外,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他決定不派蘇聯軍隊介入,也被視為維護冷戰和平的關鍵。對內他積極推動改革,透過「重建」與「開放」兩大政策,推動經濟現代化、社會結構改革,這些也加速了蘇聯的瓦解。
戈巴契夫在位不到七年期間蘇聯瓦解,讓冷戰落幕。但是他的出發點並非要瓦解蘇聯。這股由他發動的力量到後期逐漸失控,最終他也被這股力量吞沒:蘇聯瓦解後,被年輕的葉爾欽取而代之,成為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
與普廷關係不佳 曾籲烏俄早日和談
在國內,戈巴契夫一直是受爭議的角色。對普廷和許多俄國人來說,蘇聯瓦解是個悲劇,帶來十年的大規模貧窮、削弱俄國的全球地位。
戈巴契夫與普廷關係並不好,這幾年來,其重大政績也在普廷主政下走回頭路;他從未針對烏俄戰爭發表公開評論,不過他的基金會曾呼籲「早日停止敵意,立即展開和平談判」。
戈巴契夫卸任後受訪曾談到,自認啟動了對國家、對歐洲和世界而言必要的改革,若重來一次,「會更有決心和毅力」。
戈巴契夫曾於一九九四年訪問台灣。九六年他參選總統試圖重回政壇,但得票率僅○.五%,相當難堪。九七年為了替他的慈善基金會募款,為西方披薩連鎖店拍電視廣告。
戈巴契夫出身農民家庭,擁有莫斯科國立大學法學學位。據親友透露,他將安葬莫斯科新聖母公墓,與妻子之墓作伴,這也是葉爾欽等許多俄國名人政要的長眠地。
戈巴契夫生平大事紀(資料來源:法新社、維基百科 製表:編譯管淑平 圖:美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