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黑死病 源自中亞吉爾吉斯
歷史學家透過資料發現吉爾吉斯的一處古墓地在黑死病發生前曾有超額死亡,且墓碑上還描述死者死於瘟疫,稍後與古DNA專家合作與分析DNA證實,令人聞風喪膽的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源自吉爾吉斯。(法新社)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在分析古墓遺骸的DNA後,破解六七五年前的歐洲黑死病之謎,直指這場嚴重瘟疫源自現今中亞國家吉爾吉斯一帶。上述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十五日出刊的「自然」期刊。
研究團隊成員、英國蘇格蘭史特林大學歷史學家斯拉溫(Philip Slavin)表示,該團隊的發現基本上讓數百年來有關黑死病起源的爭議告一段落。斯拉溫在一份描述位於現今吉爾吉斯天山山脈北部楚河溪谷的伊塞克湖的一處古墓地的一八九○年文獻中,找到與黑死病有關的線索;該古墓地在一三三八年到三九年間的下葬人數激增,數塊墓碑還描述死者死於「瘟疫」。斯拉溫說,一兩年的超額死亡意味有事情發生了,而此處的一兩年則是黑死病爆發前七到八年的一三三八年與三九年。
黑死病是肆虐近五百年的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之始,也是史上最致命瘟疫,估計從一三四六年到一三五三年的八年間,就奪走五千至六千萬人的性命,約是當時六成的歐洲、中東與非洲人口。
但光是黑死病爆發前有超額死亡的證據力並不夠。斯拉溫因而與古DNA專家合作,從該古墓地中的七名死者的牙齒中提取DNA,因為牙齒中有許多血管,研究人員能有較大機會找到可能導致這些人死亡的血源性病原體;古DNA被擷取與定序後,再與數以千計的微生物基因組的資料庫進行比對,本研究作者、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員斯比羅(Maria Spyrou)說,比對結果之一,正是導致黑死病的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
研究團隊推斷,引發黑死病的齧齒動物身上的跳蚤所攜帶的現有鼠疫菌株突然多樣化的「大爆炸」,應該發生在該地區某處,時間點則是黑死病爆發前的一小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