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中國要「貢獻」?
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空無一人。(路透)
記者鄒景雯/特稿
這一代的中國統治菁英應該是近代最墮落的一群。他們堅持服從權力集中制,把自己的國家搞砸、甚至禍延全球之後,現在他們說: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過去,中方將加強與有關國家合作,為打擊疫情作出中國貢獻。這是中國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的談話,「帶罪」之身不是不能「立功」,但是完全無視中國現在跌落谷底的國際形象,以及各國被害的嚴重傷害,還在大言自表,只會讓這波「仇中」的世界浪潮更加洶湧。
「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即使是真的,也只是中國一己的疫情現況,不屬於國際共同的感受;更何況,對於中國官方近來所通報的數據,各國CDC與流行病學專家多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因此,逞這種口舌之能,既無同理心,也無自責感,不僅達不到企圖由肇禍者搖身為救世者的目的,還會加深大家對屏障與離開中國的決心。
中國要對全球作出貢獻,首先要做到公開透明,所謂「三月十二日新增十五例,六例為境外輸入」的說法,基本上就充滿著懸疑矛盾,若僅是這樣零星的個案,北京居然要拿砲彈打小鳥似地宣布:「即日起,外來旅客不論是否來自疫區,一律強制隔離十四天」,未免太不符比例原則。若以北京相同的標準,各國要隔離中國到什麼時候?如果連誠實公告疫情都做不到,能侈談什麼貢獻?根本就是繼續為害。
一個封閉黑箱的政體,在自由世界沒有人會加以寄望。中國政府若仍有自尊心,倒是可以先伸援義大利、伊朗兩大政治盟友,以及招牌已經被砸成碎片的WHO,這兩個國家及一個國際組織與中國通好,卻都因裙帶關係,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義大利十二日一天死了近二○○人,累計已達八二七例死亡;伊朗不僅已經累積到四二九例死亡,第一副總統也已染疫,堪稱動搖國本。至於譚德塞的國際角色,肯定已經沒有明天。
所謂吾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吾而死,在道義上,不論是不是要採取自我標榜的「中國模式」,畢竟「中國模式」是確診數超過八萬、死亡超過三千一,死傷過度慘重,這種紀錄,各國避之唯恐不及,沒有人會想複製。中國責無旁貸,都應該協助他們把疫情有效的穩定下來,破產的信用可以有機會進行危機復原。這些若做不到,其他就別瞎扯淡了。
習近平在武漢的電視會議上,自承這次疫情是對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大考,有經驗,也有教訓,並強調未來要加快補齊不足和弱項。說到底,這才是中國菁英階層最起碼的本份,否則即本末倒置。事實上經此嚴峻衝擊,世界各國多半已經在嚴肅思考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間過度倚賴中國生產與市場的經營路線,已到了必得要因應新科技時代的來臨,進行徹底改弦易轍的時刻。或許,這可以視為是這一代北京領導當局所提供的「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