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半球情況可能對調 專家︰疫情不會在今年結束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研判,疫情不會在今年結束。(法新社)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未見降溫,中國廣州市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下稱病毒)對高溫「極為敏感」,但別寄望夏季來臨,就會殺光病毒;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也研判,疫情不會在今年結束。
雖對高溫敏感 但別寄望夏天殺光病毒
廣州中大二月發表的研究顯示,病毒也許有一個「溫度甜蜜點」,使它能以最快速度擴散。研究並提到,病毒對高溫非常敏感,可能會阻止其在較溫暖的國家或地區擴散,在較冷的氣候帶則相反,因此建議氣溫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要採取最嚴格的疫情控制措施。
阻止病毒傳播 仍須廣泛公衛介入
不過,針對各國政府和衛生當局指望隨著天氣變暖,病毒會失去部分效力,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T.H. Chan)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家李畢希奇(Marc Lipsitch)等人所做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病毒持續傳播與感染迅速增長,在各種潮濕環境中是可能的;只依賴天氣變化,例如隨著北半球的春、夏季到來,溫、濕度上升,而不實施廣泛的公衛介入措施,未必會造成確診數下降。
廣州中大研究顯示,平均溫度為攝氏八.七二度時,確診數會接近高峰,然後下降。貝魯特美國大學(AUB)助理教授颯拉克特(Hassan Zaraket)等其他專家認為,較暖和、更潮濕的天氣,可能會使病毒較不穩定,傳播力也較弱。
此外,中國知名遺傳學者金力領導的上海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簡單的線性模型預測,中國以外國家地區的確診數,每十九天恐增加十倍,呼籲各國採取強力公衛行動。
袁國勇則指出,疫情可能不會在今年內結束,建議今年最好別去旅行,並每天戴口罩。他預料,疫情到夏季可能會好轉,惟病毒會傳到南半球;到了冬季,又會再有外地傳入的個案,「情況剛好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