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支援中國殲20? Google否認
Google研究人員曾在中國參與一項人機互動科技研發,引發可能被用來精準化殲20匿蹤戰機準確率的質疑。圖為2018年11月在珠海航空展上展示飛行特技的殲20戰機。(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香港南華早報四日報導,全球網路搜尋巨擘Google的一名華裔研究人員,曾在中國參與一項人機互動科技研發,儘管中方坦言,該技術有可能被用來精準化中國新式匿蹤戰機的準確率,但Google卻堅稱,該研究無關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
供飛行員快速選擇移動目標
根據中國科學院上月廿八日在官網發表的研究進展,Google人工智慧團隊的頂尖華裔科學家翟樹民,曾在北京與該院研究人員合作人機互動科技研發,並以2D移動目標選擇之不確定性之模型為題,在人機互動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會議ACM UIST發表論文,翟樹民還名列論文作者之一。該研究論文重點在於,根據該模型所建構的移動目標選擇輔助技術,能將選擇移動目標的速度提升五十六.七%,精準度則提高七十八.八%。
兩名知悉該研究的不具名中國研究人員透露,此技術能讓戰機飛行員或防空飛彈操作員在觸控螢幕上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與準確度,來選擇快速移動的目標,中國匿蹤戰機殲二十有機會採用此一技術。中國官媒稍早曾報導,殲二十配備全球眾匿蹤戰機最大的觸控螢幕,尺寸達廿五吋,比美軍F-22戰機觸控螢幕大了五十%以上,也比F-35大了三十五%。
稱論文沒有提及軍事運用
Google證實確有派員參與此一研究,但否認該研究與解放軍有關。Google發言人三日表示,該研究論及與觸控螢幕上移動項目交流的使用者經驗設計有關之廣泛問題,無關軍事運用,論文中也沒有提及軍事運用。Google發言人還說,該研究使用的是存在已久的統計模型技術,並非人工智慧或深度學習模型。
中國科學院在這份宣布研究結果的新聞稿中還說,該研究為人機互動的動態用戶介面研究奠基,未來可望廣泛應用於軍事、醫療、教育與數位娛樂等多個領域。但四日在中國科學院官網上查詢該新聞稿時,文中已看不到可應用於軍事等文句,軍事二字疑似遭刪除;但其他中國媒體當初轉載的報導上,則仍保留軍事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