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航行5年 朱諾飛抵木星軌道

在朱諾進入木星軌道時,NASA朱諾計畫首席科學家波頓(中)與其他研究人員振臂高呼。(法新社)

在朱諾進入木星軌道時,NASA朱諾計畫首席科學家波頓(中)與其他研究人員振臂高呼。(法新社)

2016/07/06 06:00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當造價十一億美元(約三五七億台幣)的太陽能動力太空探測船「朱諾」(Juno)在歷經五年、廿八億公里的航行,於四日深夜成功進入木星(Jupiter)軌道後,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爆出熱烈歡呼,朱諾即將針對太陽系的起源與木星的構成展開廿個月的探索任務。

擬探索太陽系起源

當朱諾四日燃起主要火箭引擎,優雅地滑進木星軌道時,朱諾計畫的首席科學家波頓(Scott Bolton)說:「我們到那兒了,我們在軌道中,我們征服了木星。」

在朱諾朝木星飛行的近幾週,捕捉到木星及以不同速度繞行它的四顆衛星的影像,令科學家驚訝的是,木星第二大衛星「木衛四」(Callisto)要比預期的還黯淡。

朱諾配備包括攝影儀器等九個科學裝置,在靠近木星軌道時,所有裝置全部關閉,未來幾天將加以開啟,然而真正運作可能要到八月底才開始。木星是太陽系第五顆、也是最大的行星,朱諾的第一次繞行將費時五十三天,之後將縮短至每次十四天,預計朱諾將繞行木星卅七次。

木星有別於岩石行星的地球與火星,主要是由氫與氦組成的氣態巨星,鑑於其滾滾雲層與多彩的條紋帶,木星可能是在太陽誕生後不久,第一個形成的太陽系行星,因此解開其歷史或許有助於人類了解地球與太陽系其他星球的生成。

將採擷木星磁場樣本

朱諾的首要任務便是透視木星大氣層,其繞行高度距木星雲層頂部僅五千公里,以測繪其內部磁場與重力,進而了解其內部組成,該距離較之前的探測更接近木星表面。而在其繞行兩極之際,朱諾將首度採擷木星的帶電粒子與磁場樣本,並將揭露更多的極光。

朱諾並非首個繞行木星軌道的探測器,一九八九年 NASA的伽利略(Galileo)在繞行木星近十年,傳輸回木星及其許多衛星的影像後自毀。該探測器發現木星的衛星「木衛二」(又名歐羅巴,Europa)的冰封表面下有海洋跡象,被認為是尋找地球外生命的首要目標。

朱諾克服強大的輻射環境才抵達木星,工程人員將朱諾的電腦與電子器材置於鈦保護箱中,即使如此,朱諾在執行任務時預料將承受逾一億倍的牙科X光輻射劑量。朱諾已創下以太陽能動力航行最遠的探測器紀錄,它將於二○一八年衝入木星大氣層並分解,以避免意外撞擊可能適合生存的木星衛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