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生態大崩盤 42年後魚蝦絕蹤

2006/11/04 06:00

海鮮美味 將成追憶

〔編譯羅彥傑/綜合二、三日外電報導〕烤蛤犡、蟹餅、劍旗魚切片甚至便宜的魚柳,可能在短短數十年間淪為美好的回憶,而大比目魚切片、龍蝦尾與鮪魚三明治則將人間蒸發。由生態學家與經濟學家合組的美加跨國研究團隊二日警告,如果目前的過度捕撈與污染現象持續,估計二○四八年前所有海產就會自餐桌上消失。

專家研究 語出驚人

這支研究團隊由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市的戴豪斯大學教授沃姆主持,費時四年完成上述研究,首度分析所有現有海洋物種與生態系統並予以綜合,目的是了解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研究成果刊登在三日出刊的「科學」期刊上。

沃姆說:「不論我們檢視的是天然潮汐式海塘或全世界海洋的相關研究,都獲得一樣的結論。在物種消失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生產力與穩定性。我對於這些趨勢的一致性感到震驚與不解|這已超過我們的料想。」

三年前已現異象

沃姆指出,海洋物種消失的腳步愈來愈快。目前還在捕撈的物種中,二十九%被認為在二○○三年就已「崩盤」,意謂牠們的漁獲量已銳減九成。他說:「如果此一長期趨勢不變,所有魚類與海鮮物種都會在我有生之年─二○四八年前崩盤。現在情況很糟,但未來趨勢預測可能更糟。」

研究指出,不僅人類捕食的深海魚類減少,連維護海洋清潔的魚類及魚類產卵棲息處都大幅減少。

四成海洋應列保護區

不過沃姆也提醒,亡羊補牢猶未晚矣,當務之急是建立新的海洋生態保護區,用優質管理防止過度捕撈,並對污染加強管制。研究人員就發現,在用來改善海洋物種多樣性的全球四十八處保護區,物種多樣性恢復得非常明顯,生態系統的生產力與穩定性亦然。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三日趁勢呼籲將全球四十%的海洋列為海洋物種保護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