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南韓媒體無懼戒嚴管制 一致力抗限制新聞自由
南韓民眾4日晚間在首爾燭光集會上,舉著守護民主、和平的標語,要求總統尹錫悅下台。(歐新社)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南韓總統尹錫悅的6小時無預警緊急戒嚴,在南韓國內受到廣泛批評。《紐約時報》4日報導,南韓新聞媒體雖然因戒嚴令受到管制,但是並未因此屈服,橫跨政治光譜的新聞機構,一致抨擊尹錫悅恣意戒嚴及意圖限制新聞自由的措施。
在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後,戒嚴司令部發布6大管制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假新聞、操縱輿論和不實宣傳」,以及「所有媒體和出版物均受戒嚴控制」。紐時指出,面對軍方審查的南韓媒體並未屈服,政治光譜各端的新聞機構,即使是與尹錫悅所屬保守派「國民力量黨(PPP)」立場較為一致的右派媒體,也一致批評他的行為,以及任何限制新聞自由的企圖。
立場傾向保守派的南韓數一數二日報《朝鮮日報》社論批評總統此舉,是「國際恥辱」。自由派《韓民族日報(Hankyoreh)》社論則稱,「大韓民國最大的安全風險,是『尹錫悅』」。
《韓國中央日報》英文版總編輯全容善(Chun Young-sun,譯音)發文表示,當政府宣布戒嚴,並沒有媒體應該如何因應的指引,因為已經數十年沒發生這種情況,該報的第一時間反應是派記者前往現場,報導事實,「我們從未考慮過停止或限制報導」,「除了持續報導,沒有真正想過其他想法」。
記者和媒體從業人員組成的工會聯盟發表聲明,譴責尹錫悅貿然戒嚴之舉「反民主」、「違憲」,否定了「半個世紀以來,全國人民用鮮血爭取來的民主,和新聞自由之歷史性成就」。
紐時指出,新聞自由是南韓從1980年代軍事統治和嚴格的媒體控制,走向民主的艱辛過程中,得來不易的其中一項權利。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的媒體學教授朴成熙(Park Sung Hee,譯音)表示,媒體對這次宣布戒嚴展現的積極且批判性的回應,展現「南韓新聞自由仍然生機蓬勃」,如今南韓人數位連結性非常強,「任何試圖壓制或者主導資訊流通的行為,都不易成功」。
儘管緊急戒嚴令在約6小時後就被撤回,但是這起事件透露出,多年來南韓政治領袖挑戰新聞自由所帶來的風險。
尹錫悅上任之初展現對媒體的開放態度,與前總統文在寅形成鮮明對比。但是他與媒體的蜜月期沒有持續太久,就開始變調,透過控告、監管措施和刑事調查等手段,試圖打壓他認為的假消息,與媒體公開敵對。在他任內,警察和檢察官對總統辦公室指控「散播假新聞」的新聞機構,和記者住處進行突襲,政府和尹錫悅提出一系列可能涉及刑事指控的誹謗案。
美國國務院 2023年人權報告指出,南韓政府「被指控利用誹謗和中傷法限制公共討論,騷擾、恐嚇或審查私人和媒體言論,而這些法律的定義寬鬆,將誹謗刑事化」。
高麗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李尚元(Lee Sangwon,譯音)表示,整體而言,南韓媒體過去對尹錫悅的批評一直較為克制,但是尹錫悅宣布戒嚴如此極端的行為,導致媒體一致譴責總統,「這是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