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模糊」或「經濟戰」? 川普時代美台關係新挑戰
美中台三角關係再平衡, 川普勝選後台海局勢引關注。(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川普的勝選引發了台灣民眾對未來美國對台政策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中國可能攻台時,美國是否會出兵防衛。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近日的報導,深入探討川普政府可能採取的策略及其對台灣的影響。
報導指出,美國情報單位預估,中國在2027年可能具備對台攻擊的能力。台海緊張情勢持續升高,包括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演習。川普當選後,讓台灣人民感到對美國防衛承諾的猶豫不決,因為川普過去的言論似乎傾向於不願直接介入與另一強權的軍事衝突,以捍衛這個民主小島。
川普在公開場合曾表示,台灣應該為美國的防衛付出代價,並將其與保險公司相比,認為台灣沒有提供任何回報。他還批評台灣「竊取」美國的晶片產業,顯示出他對於台海議題複雜局勢的擔憂。儘管川普團隊內部可能存在更強硬的鷹派,但川普本人似乎更傾向以經濟手段而非軍事介入來應對中國。他曾揚言要對中國商品課徵150%至200%的關稅,甚至禁止兩國貿易。值得注意的是,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關係也備受關注,兩人曾有過密切會面。
儘管如此,美國仍持續向台灣提供軍事裝備。近期拜登政府批准了價值20億美元的軍售案,包含雷達系統和先進的地對空飛彈系統,顯示美國仍維持對台灣的軍事支援。此外,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上將(Admiral Samuel Paparo)表示,美國可能運用無人機等非傳統軍事力量,在台海地區採取更積極的威懾措施,以因應可能的入侵。
然而,也有聲音認為川普可能更著重於經濟戰,而非直接的軍事對抗。分析指出,川普可能採取更強硬的經濟手段來回應中國挑戰,但同時希望能夠緩和外交與軍事上的緊張情勢。這使得台灣在面對中國威脅時,需要考量更多元的應對策略。
福斯新聞網報導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採取戰略模糊態度,拒絕明確表示在中國攻台時是否會出兵防衛。拜登政府曾有意公開聲明捍衛台灣,但其幕僚隨後澄清,美國仍維持「戰略模糊」政策。總體而言,川普政府對台灣政策的走向仍存在不確定性,而未來美國對台政策及其對台灣安全帶來的影響仍需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