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警告:中國恐發動多重經濟戰 台灣須強化金融韌性

「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警告,中國可能以非軍事方式攻擊台灣,迫使台灣投降。(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多年來美國軍方官員與分析人士,對中國可能武力攻擊或封鎖台灣提出警告,然而4日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公布的一篇報告,卻對北京可能以非軍事戰略,有效打擊台灣發出警訊。
FDD指出,北京可能發動經濟與網路戰爭,在不直接動用軍事力量的情況下,迫使台灣投降。該報告說,這種被忽視的可能景況,對台灣最大盟友美國構成挑戰,美國必須做好最佳應對的準備。
美聯社報導,FDD研究人員今年初與台灣的銀行與金融專家合作,以兩天的時間模擬北京可能的非軍事攻擊行動,包括假訊息活動、對基礎設施進行網路攻擊等。FDD指出,這是首次進行此類的模擬,以填補分析的空白。
FDD報告說,「現代全球化創造了更多讓中國得以利用的經濟互通,以達成其脅迫目標;技術創新創造了更多數位聯通,提供更多脅迫的可能,包括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
報導說,拜登總統曾表明,如果中國發動武力攻擊,他將派軍捍衛台灣,然而美國政府尚未制定因應非軍事戰術的計畫,這讓北京能以靈活方式削弱台灣,而不會像軍事入侵般,引發美國的直接回應。
據估計,在中國生活、工作的台灣人達100萬人,兩岸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這使經濟脅迫、抵制與軍事封鎖的可能性,成為更大威脅。
在模擬演習中,台美專家研究北京的可能行動,比如進行心理戰以削弱公眾對政府的信任、禁止進口台灣產品,或者提高關稅、做空台灣股票、凍結兩岸銀行轉帳、切斷光纖電纜,並鎖定能源進口與儲存。
該報告建議台灣,多元化能源進口、將企業遷離中國、開發新的市場、建立同盟與夥伴關係。該報告也建議美國,制定包含各種選項的戰略,以反制中國,並改善與盟友的協調合作。
與FDD合作進行該模擬演習的台灣金融研訓院指出,台灣必須強化金融韌性。報告說,「中國可能破壞台灣的金融系統的穩定,以煽動社會不安,作為入侵的前奏」。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執行董事蕭良其(Russell Hsiao)表示,北京已加大對台灣的非軍事措施,這樣的努力預料在未來數月與數年加劇,「美國與台灣應該與盟友及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強化我們對抗中國武器化經濟互賴的集體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