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可能攻台 歐洲智庫:歐盟制裁需快狠準
歐洲獨立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近期發布政策簡報指出,如果中國攻台,歐盟應避免漸進式的制裁策略,以免給予中國適應和強化抵抗力的時間,換言之,歐盟對中國的制裁需要快、狠、準。(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風險升高,歐洲獨立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近期發布政策簡報「快、狠、準︰烏克蘭相關制裁對台灣衝突啟示」指出,如果中國攻台,歐盟應避免漸進式的制裁策略,以免給予中國適應和強化抵抗力的時間,換言之,歐盟對中國的制裁需要快、狠、準。
《德國之聲》報導,報告作者、ECFR地緣經濟研究負責人德瑪萊斯(Agathe Demarais)指出,歐盟必須準備採取迅速而有力的制裁措施,以因應可能的危機,並強調儘管對俄羅斯的制裁未能阻止該國入侵烏克蘭,但從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對於因應中國對台灣的潛在軍事行動至關重要。
報告分析,要準確評估制裁的威懾效果並非易事,因為缺乏反事實的參考,但德瑪萊斯認為,歐盟如果能在台灣問題上發出明確而強有力的制裁威脅,可能會改變北京的戰略考量。
德瑪萊斯指出,俄羅斯在2022年入侵烏克蘭前,可能低估了歐盟實施嚴厲制裁的決心;同樣的,中國或許認為自己能夠透過揚言報復,來阻止歐盟採取行動,但俄羅斯的經驗可能促使北京在無視歐洲警告前更加謹慎。
德瑪萊斯表示:「歐洲的對手通常不認為歐盟會團結一致採取強有力的制裁,中國可能認為,可以透過揚言報復來阻止歐盟採取行動,但如果歐盟在台灣問題上發出明確的制裁威脅,可能會改變北京打如意算盤的方式。」
報告指出,面對可能的制裁,中國近年來積極採取措施,減少對西方金融體系的依賴,從而增強經濟的韌性。鑑於中國在「制裁防禦」方面取得的進展,報告認為傳統的金融制裁可能難以對中國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歐盟仍然擁有強大的經濟槓桿——市場準入。
德瑪萊斯強調:「歐盟的市場準入是對中國最有力的槓桿。」數據顯示,出口佔中國國內經濟產值(GDP)的近20%,其中約40%流向7大工業國家(G7);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約有1億個就業崗位依賴於外國需求,其中約4500萬個與G7有關。
報告提出,歐盟應避免漸進式的制裁策略,以免給予中國適應和強化抵抗力的時間。這種現象被稱為「制裁抗體」(sanctions antibodies),德瑪萊斯解釋,部分制裁可能促使目標國家加快自身的防禦措施,削弱未來制裁的有效性。
德瑪萊斯強調,歐盟需要採取中國難以適應的制裁措施,尤其是貿易限制。具體而言,可以與G7合作,針對非關鍵性的消費品進口實施限制,如電子產品和低端商品。這些商品對中國的出口收入至關重要,但對歐洲消費者的影響相對可控。
報告強調,面對複雜的地緣政治挑戰,歐盟需要在短期經濟利益和長期安全關切之間取得平衡。報告強調,只有透過「快、狠、準」的制裁策略,歐盟才能有效利用其市場力量,影響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決策,避免一場可能引發全球動蕩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