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縱容疑美登月論發酵 專家:凸顯北京不安全感

中國「嫦娥6號」月球探測器25日成功返回地球,外媒調查發現眾多質疑美國登月的疑美論、陰謀論,在中國政府縱容之下延燒蔓延,凸顯出中國對美中太空競賽的焦慮。圖為嫦娥6號著陸艙。(法新社)

中國「嫦娥6號」月球探測器25日成功返回地球,外媒調查發現眾多質疑美國登月的疑美論、陰謀論,在中國政府縱容之下延燒蔓延,凸顯出中國對美中太空競賽的焦慮。圖為嫦娥6號著陸艙。(法新社)

2024/06/27 13:17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嫦娥6號」25日成功返回地球,中國社群普天同慶之餘,外媒觀察發現眾多質疑美國登月的疑美論、陰謀論,也在中國政府的縱容下延燒,戰略專家認為這凸顯出中國的不安全感,以及將此作為緩解國內緊張局勢的壓力出口。

縱容疑美登月論發酵 轉移國內局勢壓力

據《法新社》報導,中國「嫦娥6號」月球探測器週二(25)完成53天登月採樣任務,帶回月球背面的地質樣本,引起中國社群熱烈慶祝和討論。然而,《法新社》事實查核小組爬梳大量中國社群文章,發現許多誤導、偽造的假訊息及照片。

相關內容如聲稱1969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登月任務照片為「偽造擺拍」,但這些照片卻又被修改成「中國成功登月」等假消息;亦有使用德國搖滾樂團「雷姆斯汀」(Rammstein)沒戴頭盔登月的攝影棚宣傳照以假亂真,誤導讀者美國從未登月的貼文。

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佩卡寧(Saadia M. Pekkanen)表示,這凸顯出美中之間無可否認的大國競爭,且令太空外交的可能性完全被兩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取代,也導致太空競賽與中國反美情緒愈發激烈。

雖無法確定疑美假訊息是由中國官方發動散播,但由於中國社交網路監控嚴格,任何迅速發酵的話題,都會被認為在政府的掌控之中。「戰略風險」智庫執行長史東費什(Isaac Stone Fish)對此指出,中國政府有時會刻意讓反美情緒及相關假消息在中國社群恣意擴散,作為緩解國內緊張局勢的「壓力出口」,並調整公民認知和觀點。

史東費什強調,中國允許美國登月陰謀論不斷蔓延,可能反映出其對中美太空競賽的「不安全感」。

回收利用外國陰謀論社群 散播謊言、增進中國形象

此外,中國這股疑美假訊息風潮也顯示出一個常見的策略,即對現有的陰謀論觀點「回收再利用」,散佈對美國的不信任。因為歐美網路上其實已存在著一個龐大的陰謀論社群,很樂意討論關於美國登月的陰謀論。

美國克萊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學者林維爾(Darren Linvill)即指出,如果這些陰謀論受眾可以被利用散布謊言,同時增進中國正面形象,那對中國而言「再好不過了」。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即在對嫦娥6號任務歌功頌德的同時嚴詞批評美國,試圖將美國塑造為「惹事者」的形象,其報導聲稱,嫦娥6號任務展現「中國對國際合作的開放包容」,然而美國卻忙於「在所謂的太空競賽中高唱『中國威脅論』」。

《法新社》也調查發現,在這樣的敘事觀點中,臉書、中國微博及抖音等社群平台上,也出現大量捏造「白宮發言人」被媒體提問「為何嫦娥6號沒有發現NASA任務痕跡」時,聲稱「美中所登上的是『不同月球』」等假訊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