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中情緒高漲 菲律賓華人憂心忡忡
中國海警在南海「欺負」菲國運補船,菲國公民在中國領事館外抗議,要中國「滾蛋」。(歐新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接連衝突,使菲國社會「仇中」情緒高漲。香港《南華早報》23日指出,華裔菲國公民原本已受到排擠,現在甚至變本加厲被歧視,令他們擔心公眾對中國問題的憤怒,可能會強化對廣泛華人的負面看法。
據報導,菲國約有120萬人被視為華裔菲國人(Tsinoys),其中大概93%來自中國福建,另外還有數百萬名具有一定華裔血統的菲國人。華人在菲國的存在甚至早於長達300年的西班牙殖民時期,導致華裔族群的影響力滲透到食物、共同習俗等菲國主流文化中。儘管華裔對菲國歷史貢獻繁多,但一連串事件助長「仇中」暗流,這種情緒已在菲國蔓延。
例如,菲國離岸博弈產業(POGO)主要由來菲工作的中國人操控,受害對象多為中國或台灣籍人士,在當地掀起亂象,最後迫使菲國當局出手整治。丹轆省(Tarlac)班班(Bamban)市華裔女市長郭華萍被發現與遭警方突襲的網路博弈公司詐騙案有關聯,且她無法解釋自身部分成長背景,被質疑是中國間諜,也在當地引起激烈討論。至於中國海警和民兵漁船三番兩次在南海阻撓、甚至攻擊菲國運補船,更加劇菲國社會對中國的反感。
獨立民調公司WRNumero最近對1765名菲國公民進行調查發現,高達58.3%的菲國人不信任中國人,比其他國家公民高出許多,其中更有13.4%直言「高度不信任」中國人。在菲國社群媒體上,對中國人的蔑視也是顯而易見,大多指責中國人有無視規則的傾向。網路論壇Reddit一條評論甚至寫道,「對中國人採取種族主義,在道德和客觀上都是正確的」。
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學者施蘊玲(Caroline Sy Hau)警告,當前的氣氛強化對華裔菲國人的種族主義刻板印象,即「經濟上占主導地位、政治上不忠誠、文化上是異類」,並被視為「對菲國社會和政治具有腐敗影響」。菲國非營利組織「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主席雷納德(Reynard Hing)也表示,菲國主流社會一直被教導,「無論如何,華人都是「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