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非洲麗魚「冬眠」秘密:古老基因賦予超凡生存能力

非洲麗魚的胚胎透過進入滯育狀態來度過乾旱季節,牠們利用古老的基因來暫停和恢復胚胎發育。類似的基因表達模式也存在於其他物種中,包括小鼠。圖中呈現的是藝術家想像的休眠狀態下的魚類,而非胚胎。(圖片來源:SciTechDaily.com)

非洲麗魚的胚胎透過進入滯育狀態來度過乾旱季節,牠們利用古老的基因來暫停和恢復胚胎發育。類似的基因表達模式也存在於其他物種中,包括小鼠。圖中呈現的是藝術家想像的休眠狀態下的魚類,而非胚胎。(圖片來源:SciTechDaily.com)

2024/06/10 12:23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非洲麗魚(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是自然界奇蹟的象徵,牠們生活在辛巴威和莫三比克的季節性池塘中,面臨著每年旱季的嚴峻考驗。為了生存,麗魚的胚胎會進入一種極端的休眠狀態,稱為「滯育」(diapause),長達8個月,甚至在實驗室中可以延續至兩年。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一項日前發表在《細胞》(Cell)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這種非凡的生存機制背後的演化奧秘。研究團隊發現,麗魚在不到1800萬年前進化出滯育能力,牠們利用了4.73億年前就已存在的古老基因,並重新調整了這些基因的調控區域,讓牠們能夠在休眠狀態下維持生命。

麗魚的胚胎滯育也發生在其他脊椎動物中,包括魚類、爬行動物和一些哺乳動物。然而,麗魚的滯育狀態十分極端,因為牠們的胚胎在發育到較晚階段時才會進入休眠狀態,而且休眠時間極長。研究人員表示,麗魚是已知唯一能在發育後期進入滯育狀態的脊椎動物。

為了了解滯育的演化過程,研究團隊分析了非洲麗魚(Nothobranchius furzeri)在不同發育階段的基因表達模式,特別關注了被稱為「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s)的基因複製,因為基因複製是新基因起源和特化的主要機制之一。研究人員發現了6247對旁系同源基因在滯育過程中表現出特化的基因表達模式。令人驚訝的是,他們估計大多數與滯育相關的基因是「非常古老」的旁系同源基因,起源於4.73億年前。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其他一些麗魚物種中也存在着滯育現象,例如南美麗魚(Austrofundulus limnaeus),牠們也獨立進化出了滯育能力。研究團隊比較了非洲麗魚和南美麗魚的基因表達模式,發現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重疊,但在兩種不進入滯育的麗魚物種中,則沒有發現這種重疊現象。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小鼠(Mus musculus)胚胎在滯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模式與麗魚高度相似,並且小鼠中與滯育相關的基因也具有非常古老的起源。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了這些與滯育相關的基因在麗魚中的調節機制,他們發現了一些關鍵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這些轉錄因子控制着滯育過程中基因表達模式的改變,包括REST和FOXO3,這兩種轉錄因子已知在哺乳動物的冬眠過程中表達(冬眠是另一種形式的休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調控基因中的許多參與了脂質代謝,而脂質代謝在滯育期間具有獨特的模式。

研究團隊計劃繼續研究不同物種如何調節滯育,以及深入探究脂質代謝在滯育和其他休眠形式中的作用。這項研究不僅僅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奧秘,也為我們理解生物體如何適應環境提供了新的方向。未來,研究人員將繼續探索這些古老基因的奧秘,或许能夠為人類克服疾病,延緩衰老提供新的思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