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假訊息亂大選 紐時︰台灣的挑戰在於如何持續對抗

紐時警告,在台灣大選倒數之際,中國假訊息攻勢正大舉席捲台灣。(美聯社)

紐時警告,在台灣大選倒數之際,中國假訊息攻勢正大舉席捲台灣。(美聯社)

2023/11/27 16:04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紐約時報》26日報導,在中國對台灣的侵略企圖日益明顯之際,新一波假訊息攻勢正在明年1月大選之前席捲台灣。雖然台灣看似已做好應對準備,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持續對抗。

《紐時》在題為「台灣能否繼續抵抗來自中國的虛假訊息攻勢?」(Can Taiwan Continue to Fight Off Chinese Disinformation?)一文中指出,本月開始在台灣流傳的可疑影片顯示,蔡英文總統聲稱,政府參與加密貨幣投資「軟件」的開發,其中「軟件」一詞為中國常用語,但在台灣並不普遍。不僅如此,蔡總統的嘴形模糊,聲音也很陌生,刑事警察局因而判斷該影片幾乎肯定是經由深偽(Deepfake)技術生成,而且很可能由中國方面製作。

多年來,中國一直利用不準確的論述和陰謀論來衝擊台灣的訊息生態系統,試圖破壞台灣的民主制度,並分裂台灣人民,以實現對台灣的控制。在總統暨國會大選倒數40天之際,新一波假訊息攻勢正從中國席捲台灣。

對此,台灣的防禦措施包括建立世界上最成熟的事實查核社群之一、進行政府投資、達成國際媒體識讀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多年來透過對中國入侵發出警告而形成的公眾懷疑意識,如今的挑戰在於如何維繫這些努力。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表示:「主戰場就在這裡:製造恐懼、不確定性和懷疑就是為了讓我們夜不能寐,這樣我們就無法拿出新的防禦措施來應對新的威脅……我們的主要理念就是保持敏銳。」

探究網路和政治的「數位社會資料庫」(Digital Society Project)指出,台灣一再成為外國政府假訊息戰的頭號目標。研究人員表示,中國被指控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散布台灣政府因應疫情的相關謠言。去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台灣也遭受一連串網路攻擊,事實核查單位發現大量跟中國有關、已被揭穿造假的網路訊息及圖片。

儘管北京處心積慮,但仍難以影響台灣公眾輿論。專家和事實查核單位表示,中國的假訊息宣傳行動曾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製造重大威脅,但2020年蔡總統以壓倒性優勢勝選連任後,中國當局的宣傳攻勢看似不再那麼有效。中國則一貫否認干預,反稱自己才是「假訊息的最大受害者」。

不過,台灣的事實查核工作仍然很複雜。最近一個廣為流傳的虛假聲明指責賴清德承諾向巴拉圭提供巨額資金,但事實查核人員發現,支持這個說法的一份備忘錄被篡改過,日期、金額和簽名者都被更改。該說法源於一個致力於反猶主義的英語論壇,後來X平台的帳戶在一則發文中用中文加以引用,隨後被香港一家媒體分享,並被一名台灣政界人士在臉書上轉發。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指出,中國的假訊息操作已造成「顯著效果」,包括「導致台灣政治和社會分化加劇、擴大世代鴻溝」。蘭德公司指出,台灣「向來是北京資訊戰的試驗場」,至少從2016年起就一直透過社群媒體干預台灣政治。

事實查核單位還注意到,北京的認知戰策略不斷改變。在台灣上次總統大選期間,中國方面因為香港民主示威而分心,如今不再分散精力。

研究人員說,中國的不實訊息文章似乎愈發精巧而自然,不再是用明顯的親中言論灌水。有些不實論述是由中國控制的內容農場製造,再由代理人、機器人或不明就裡的社群用戶傳播開來。中國還試圖購買現成的台灣社群帳戶,付費讓台灣網紅推廣親中言論。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上月表示,從2020到2022年,直接涉及兩岸關係的不實訊息減少,轉而更側重透過散布台灣本地服務和健康問題的謊言,煽動台灣社會內部分歧。有時一些關於醫療救助和名人緋聞的可疑文章,會引導觀眾去關注台灣政治相關陰謀論。

事實查核單位及監督組織認為,公眾的冷漠也令人憂心,台灣人對事實查核資源的使用有限。此外,防線過長也是問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透露,他們每天約有10名查核人員在作業,但「假訊息堆積如山,我們無法查核所有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