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23諾貝爾物理獎出爐! 3學者研究原秒脈衝獲殊榮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ysics)今天(3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獎。(圖翻攝自諾貝爾獎官方x平台)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ysics)今天(3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獎。(圖翻攝自諾貝爾獎官方x平台)

2023/10/03 18:52

首次上稿 10-03 18:17
更新時間 10-03 18: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ysics)今天(3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獎。今年獲獎者除了能抱回獎牌、獲獎證書,還能額外獲得100萬元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4萬),共拿到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40萬)的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阿戈斯提尼、克勞斯和呂利耶3位物理學家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以表彰他們為研究亞原子世界,發現利用「原秒尺度」(attosecond,阿秒為時間單位)的脈衝光,捕捉電子移動的瞬間,為電子動力學帶來嶄新研究方式。

另外,諾貝爾物理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以來,僅有5位女性獲此殊榮,分別為1903年的波蘭裔法籍物理學家居禮夫人(Marie Curie)、1963年的德裔美籍理論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2018年的加拿大物理學家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2020年的美國物理學家蓋茲(Andrea Ghez)和今年的呂利耶。

諾貝爾物理獎去年由法國物理學家艾斯佩特(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柯羅瑟(John Francis Clauser)及奧地利量子論物理學家柯羅瑟(‪Anton Zeilinger)共同獲獎。3人通過開創性實驗,向世人展示研究和控制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狀態下的潛力,為量子技術的新時代奠定了基礎,故特頒物理獎予以肯定。

諾貝爾獎依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而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今年已是第122週年。2023年諾貝爾獎將從即日起,連續一週公布各獎項,繼生醫獎、物理獎後,明(4日)將頒發化學獎、5日文學獎、6日和平獎、9日經濟學獎。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ysics)今天(3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獎。(圖翻攝自諾貝爾獎官方YT)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hysics)今天(3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共同獲獎。(圖翻攝自諾貝爾獎官方YT)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