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路透:凡事扯國安 中國難重回世界舞台

路透指出,中國過度聚焦國安議題,以及與美國的競爭,都將讓自己與西方世界漸行漸遠。(路透)

路透指出,中國過度聚焦國安議題,以及與美國的競爭,都將讓自己與西方世界漸行漸遠。(路透)

2023/05/08 18:31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自解除防疫鎖國措施後,高調重回世界舞台。然而,《路透》8日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家安全」的眼光看待所有議題,使得中方言行相悖,與其說是重新融入世界並扮演重要角色,更像是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孤立於世界之外。

報導指出,中國解封以來做出許多自相矛盾的舉動,例如,一邊宣揚烏克蘭和平,一邊又與侵略者俄羅斯會談;一邊熱情迎接西方國家領袖到訪,一邊卻對台灣升高恫嚇;同時又在國內祭出一連串扼殺商業活動的措施,包括限制海外取得境內資料庫的數據。分析家認為,造成這種情況有2種原因,一是習近平重新聚焦國安問題,二是中國和美國的關係跌到谷底,尤其中方對國安的著迷,更已腐蝕其近期的外交計畫。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指出,即使中方試圖在烏俄危機等地緣政治議題上施展影響力,但過度聚焦國安正在損害中國的外交關係及其振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計畫,「中國說要對外部世界開放,實際上卻是逐步鎖國。」

英國智庫「地緣戰略理事會」學者彭朝思(Charles Parton)分析,中國高呼烏克蘭和平的目的,與自身和美國的競爭有關,「北京不在乎和平計畫有無成效,因為這只是一個將美國描繪成壞人的機會」。美國克拉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巴特勒(Michael Butler)表示,烏克蘭只是中國測試美國捍衛台灣決心的試金石,「習近平尤其關心的是,美國在保護烏克蘭不受俄國侵略上,究竟會付出到什麼程度,同時將中國塑造成理性聲音,美國則是愛管閒事的侵略者。」

中國企圖拉攏歐洲國家,也是為了制衡美國影響力,但結果毀譽參半,例如在接待法國總統馬克宏後,隨即對台軍事恫嚇;馬克宏在台灣議題上軟弱的回應,也被歐洲夥伴砲轟是刻意討好中國,導致歐盟官員反而對中國更加強硬。

此外,儘管中國一直強調,只要外國企業遵守中國法律,中國將張開手歡迎,但外企並未對中國重新開放感到樂觀,反而有深耕中國市場數十年的企業開始撤退,而美中對立是這些企業的最大隱憂。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不諱言,美中已非常接近跨越紅線,一旦如此,雙方將不可免地被推向某種形式的戰爭,結果將兩敗俱傷,並對世界秩序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損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