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日政府積極擴軍 說服三菱、大金、東芝等企業組國家隊

為應對中國崛起的威脅,日本展開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擴軍行動。(美聯社)

為應對中國崛起的威脅,日本展開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擴軍行動。(美聯社)

2023/03/16 14: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為應對中國近年崛起的威脅,日本正展開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擴軍行動。然而,大力推動國防工業的同時,卻遭遇了巨大挑戰,即日本國內企業不願擴大投資軍事業務。

根據《路透》3月16日報導,日本1947年首度宣布放棄戰爭,直至2022年,為嚇阻共軍在東海的活動,公佈了一項為期5年、耗資3150億美元(約新台幣9.45兆元)的軍事擴張計劃。

日本擴軍戰略的關鍵,取決於東芝(Toshiba)、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大金工業(Daikin)等民營企業,上述知名企業集團在過去數十年,已悄悄提高軍備產量,厚植日本自衛隊實力。

日本憂心俄羅斯侵入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可能促使北京當局侵略台灣。然而,共6名政府、企業高層近日匿名受訪,稱在國內「堅決反對軍國主義」的情緒中,企業參與軍備生產的意願正大幅降低。

去年日本防衛省召開非公開會議,部分公司就提出擔憂,例如低利潤、擴張後閒置的工廠設施等,無不增添財務風險;此外最嚴峻的影響,即軍售案可能損害企業的公眾形象。

自民黨參議員、前防衛省副大臣佐藤正久指出,最大問題仍是政府的立場。佐藤正久表示:「直到今天,防衛省都認為民間企業參與軍備生產,是理所應當的」。「愛國責任」已不能說服日本企業,從事利潤遠低於民用產品的軍工業生產。

日相岸田文雄提出的軍事建設計劃,稱國防工業為「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現實卻是日本缺乏如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s)等國防事業體,供應自衛隊需求的公司行號,均同時跨足民用市場。

例如日本最大軍需生產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負擔開發日本次世代戰鬥機、新型遠程導彈的重責大任,但軍工合同僅佔其去年290億美元(約新台幣8700億元)收入的十分之一,三菱重工的主要業務仍是民用飛機零件、發電廠設備、工業機具等。

其他諸如大金工業的空調事業王國、東芝旗下的電子產品鉅額銷售市場、三菱電機賴以生存的冰箱、吸塵器等產品線,自去年開始,日本防衛省不斷敦促上述企業,「低調」擴充軍工業產能,效果卻相當有限。

日本政府近日積極立法,包括上修軍事裝備的利潤率至15%,及提供民營企業保障,使其能在無風險的情況下擴大產能。

三菱重工的主要業務仍是民用飛機零件、發電廠設備、工業機具等。資料照。(路透)

三菱重工的主要業務仍是民用飛機零件、發電廠設備、工業機具等。資料照。(路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