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重申中立國立場 拒絕接收受傷烏克蘭軍民

瑞士重申中立國立場,表示拒絕接收受傷的烏克蘭軍民。(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烏俄戰火煙硝持續瀰漫,雙方自開戰起即有大量的軍民投入戰場,死傷狀況慘烈,許多歐洲國家亦協助烏克蘭軍民救治;然而,瑞士政府卻於近日表態,將拒絕接收任何因為烏俄戰爭而受傷的烏克蘭人,不論士兵還是平民。
綜合外媒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日前向瑞士提出接收戰傷人員的請求,據《瑞士每日新聞報(Tages-Anzeiger)》指出,瑞士聯邦政府外交部已經拒絕了北約的提案,認為輕易接收任何因戰而傷的烏克蘭人將會與瑞士的中立地位牴觸。
瑞士外交部發出聲明表示:「比起這些傷患在瑞士接受治療,瑞士可以提供更好、而且更有效率的支援以及人道救助行動。此外,在中立法的框架之下,如果瑞士接收這些病人,我們很難判斷他們究竟是軍事人員還是一般平民。」
根據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與1907年海牙公約(Hague Conventions)明定,任何救治傷患的中立國都要確保這些人不會再重回戰場,否則就是違反了中立國應保持軍事中立的大前提。如今烏俄戰爭陷入僵局,停戰看似遙遙無期,這些康復的軍民們有很大的可能會再重回戰場,這即是瑞士作為中立國不願見的情況,也是他們不管兵民皆拒絕接收的原因。
但事實上,接收戰傷人員的議題在瑞士國內也有不同聲音,儘管聯邦政府發出官方聲明表示拒絕收容受傷的烏克蘭人,部分瑞士的州省仍表態願意救治那些戰傷的烏克蘭人,這在地方與中央所掀起的兩難窘境在於:中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日前歐美各國加強對於俄國的經濟制裁,稱中立國的瑞士也加入其中,表示將禁止與俄國進行特定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也對多家俄國銀行實施經濟制裁,顯然在烏俄戰事的立場上,其實還是與歐盟不謀而合。
而上個月瑞士獲選為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成員,儘管當局表示這是為了促成「和平」所做的努力,亦在當時引起國內政治人物的砲轟,讓各界質疑瑞士的「中立」地位究竟標準為何。
如今烏俄戰事牽涉的已不只是交戰兩國,幾乎全世界都面臨著美俄選邊站的壓力,尤其瑞士又身處於歐洲這個距離戰火暴風圈最近的區域,如何在維繫歐洲團結的期待之下,又同時堅守住自身中立國的立場、維持瑞士根深蒂固的國家核心價值,將會是未來各界的關注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