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10餘年軍改成泡影 《紐時》點破關鍵原因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事膠著,士氣低落。示意圖。(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俄軍在烏東地區戰況膠著,據傳俄國總統普廷甚至親自幕後指揮作戰,並由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從旁協助。《紐約時報》指出,俄國自2008年跟喬治亞共和國打了一仗後,宣布全面改革整頓軍隊,期建立一支更精簡、更靈活、更專業的武力隊,沒想到相經過這次俄烏戰爭驗收,相關改革宣告失敗。
據西方情報人士說法,普廷和吉拉西莫夫據信直接出手干預俄國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並做出一些通常是上校或準將層級軍官所做的決策。美軍的上校和英軍的準將通常指揮一個旅,一旅由數個營組成,而營相當於俄國軍隊中最小的作戰單位。
相較於與西方軍隊,俄軍更著重「由上而下」的指揮體系,然而,戰爭有突發狀況時,俄羅斯的軍隊恐因顧慮違反軍法,而無法採取臨時應變措施。據烏軍指出,莫斯科入侵行動步履蹣跚,意味著它被迫把將軍軍派往前線,已有多達12名將領在前線陣亡。
《紐時》指出,儘管歷經10餘年的軍事改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3個月後,克里姆林宮顯然無法打造出有效的戰鬥機器。在烏克蘭的俄軍表現不佳,令大多數西方分析人士感到驚訝,普廷總統的軍事行動恐以失敗告終。
文中說,儘管俄軍在烏國南部和東部佔領一些領土,但俄軍在烏克蘭遭受重大打擊,不但被迫放棄了閃電戰、部隊被趕出烏國首都基輔周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沉沒,也始終沒真正掌控制空權;據一些西方估計,數以萬計的俄軍已經陣亡。
紐時認為,這場戰爭暴露了一個事實,即蘇聯時代的許多軍事文化和積習難改,對俄羅斯不利,其中包括:指揮結構不靈活、軍費開支腐敗不透明、隱瞞傷亡數字,以及只會不斷重複「一切按計畫進行」等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