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影響生態 全球野生動物50年內減少68%
由於人類活動增加破壞動物棲地,過去50年內,全球野生動物數量下降68%。(法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根據今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於森林砍伐和過度消費的猖獗,過去50年內,全球野生動物數量下降68%,對自然快速的破壞恐造成不可估計的影響。
綜合外媒報導,今日公布的2020年度《地球生物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1970到2016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蟲動物平均數量下降68%,人類活動也導致3/4的土地和40%的海洋資源被破壞。
研究報告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SL)公布,召集全球134名專家,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全面的研究報告之一。研究觀察全球4392種脊椎動物,包括受到威脅的大貓熊、北極熊等。世界自然基金會主席蘭伯蒂尼(Marco Lambertini)表示,組織過去30年來持續監測,野生動物數量卻加速下降,明顯朝錯誤的方向持續發展。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野生脊椎動物群體平均降幅達94%。生態系統過度開發、棲地破壞和疾病交互影響,區域的爬行動物、魚類和兩棲動物在當地也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非洲和亞太地區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出現明顯下降,分別降65%和45%。北美平均下降33%,歐洲和中亞的野生動物數量則下降24%。
專家指出,地球生物指數(LPI)進一步證實,地球面臨第6次生物大滅絕。根據2019年的全球評估報告,有1百萬種物種因人類活動而處於危險之中。研究也警告,動物棲地持續消失,人類和野生動物的接觸越來越密切,恐增加未來爆發疫情大流行的風險。
世界自然基金會森林業務主任普萊斯(Fran Price)表示,隨著森林砍伐,增加野生生物與人類接觸的機會,像是伊波拉(Ebola)或是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等疫情恐一再爆發。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也提到,恢復森林和紅樹林,是減少氣候變遷影響的關鍵,研究員庫森(Alexandre Chausson)強調,不僅與植樹及減少溫室氣體有關,自然的干預措施,將有效幫助社區適應過去幾個月全球出現的極端氣候,例如破紀錄的熱浪、野火和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