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生醫獎 美英3學者獲獎
2019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癌症學家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和美國醫學家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共同摘下殊榮。(圖擷取自諾貝爾獎影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19諾貝爾獎季今(7)日開跑,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在瑞典揭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由美國癌症學家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和美國醫學家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共同摘下殊榮
卡羅琳學院諾貝爾大會(The Nobel Assembly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今日宣布,凱林、拉特克利夫和塞門扎獲得今年諾貝爾生醫獎,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量。諾貝爾大會表示,3人研究成果揭露了細胞如何適應不同氧氣供給的分子機制,為對抗貧血、癌症、以及其他許多疾病建立了新策略。
凱林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目前是哈佛醫學院教授,2010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拉特克利夫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1989年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塞門扎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1986年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後成為該校教授。
凱林、拉特克利夫和塞門扎是2010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Canada Gairdner International Award)和2016年美國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Albert Lasker Award for Basic Medical Research)的得主,2個獎項都被認為是諾貝爾生醫獎的風向標。
今年諾貝爾獎每一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00萬元),與去年相同。若得主超過一位,獎金平分或依比例分配。
去年的得主是美國免疫學家艾立遜(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表彰2人為癌症免疫療法帶來重大突破。
自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已頒發109次,共216名獲獎人。截至去年,女性獲獎者僅12名。
諾貝爾獎季今天開跑,明天將持續在瑞典公布物理學獎得主,9日將宣布化學獎得主,10日將宣布的文學獎得主,包括2018年和2019年得主。和平獎得主11日在挪威奧斯陸揭曉,最後是經濟獎,14日在瑞典宣布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