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Q&A:美洲茲卡肆虐 亞洲該擔心嗎?
罹患小腦症的嬰兒,腦部無法正常發育,引發癲癇、學習障礙等後遺症。目前茲卡病毒和小腦症的關聯尚未確認。(路透)
〔助理編譯周柏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2月將茲卡列為「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美聯社醫藥記者馬森(Margie Mason)提出4道Q&A,為讀者整理出茲卡的最新疫情以及防護措施。
Q: 茲卡過去在亞太地區造成麻煩嗎?
A: 1960年代,茲卡病毒曾在印尼、馬來西亞、印度、柬埔寨、越南、泰國、菲律賓以及巴基斯坦現蹤,並未擴大感染;此外,茲卡的症狀輕微,加上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因此不容易診斷病患是否罹患茲卡病毒。
直到2007年,南太平洋的雅蒲島(Yap Island)茲卡爆發,當地4分之3的人口感染茲卡,卻只回報14例。當局也未將患者送去醫院治療,也沒有持續回報當地疫情。
到了2013至2014年間,茲卡在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庫克群島以及法屬新克里多尼亞島爆發。同在南太平洋的法屬玻里尼西亞也受茲卡侵襲之苦,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的人數隨之增加,造成患者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目前尚未釐清該病情是否和茲卡相關。
2015年,鄰近澳洲的萬那杜共和國、索羅門群島、斐濟以及鄰近斐濟東北的薩摩亞也中鏢,茲卡病毒影響的範圍再度擴大。
Q: 目前亞太地區有任何病例嗎?有採取任何預防措施?
A: 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加彭出現少數而且非本土案例,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將這些國家的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出現本土病例的泰國則列為第二級警示區(Alert)。台灣疾管署公佈,自2012年泰國檢出首例後,每年約新增5例。
此外,位於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薩摩亞以及東加王國確診出茲卡病例後,承認茲卡在當地的傳染度高,而且有260名病患疑似感染茲卡。這些地區的旅遊疫情被美國疾管預防中心列為第二級警示區。
美聯社報導,台灣出現首例來自泰北的境外移入茲卡感染個案後,2月14日將泰國列為第二級警示區,希望懷孕婦女順延旅遊時間,也呼籲從泰國回來的男性從事性行為時戴上保險套。泰國瑪希敦醫學大學的學者懷特(Nick White)表示,台灣的旅遊警示「太超過」。
Q: 什麼是小腦症?和茲卡有關嗎?
A: 小腦症病患的腦部無法正常發育,導致癲癇、學習障礙、腦性麻痺以及腦性麻痺等後遺症。
罹患小腦症的嬰兒和茲卡病毒的關聯性尚未證實,但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報告指出,墮胎後的胚胎腦部發現茲卡病毒;科學家也發現,除了腦部異常的小,也未長出神經摺(neural folds),進一步加深小腦症與茲卡病毒的關聯性。
Q: 如何預防茲卡?
A: 專家表示,茲卡部分防護措施和預防登革熱相同,像是清除積水、穿長袖、噴灑殺蟲劑。報導也指出,埃及斑蚊出沒的時間在早上、傍晚以及晚上。
某些國家的衛生署呼籲懷孕婦女避免前往疫區,也呼籲從疫區回國的男性戴保險套,也不要和孕婦發生性行為。
一名在美國加州的醫院拿著預防埃及斑蚊的婦女。(法新社)
美聯社報導,台灣發現來自泰國的境外移入茲卡病例不久後,將泰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