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時事求是〉避免扭曲市場的監理加工

2018/08/27 06:00

2004年9月迄今銀行間併購案件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我國全部銀行資產合計約為1.6兆美元,資產規模稍高於巴克萊(Barclays)。(法新社)

需要官方核准的商業行為,經常有特殊的利潤存在,金融業就有管制紅利,金融機構股權發生變動時,往往涉及百億元資金的移轉,掌控的資產更以兆元計,因無法自由交易,龐大的利益伴隨政策而移動;圖利與爭議成了改革的副作用,官方以提高競爭力為藉口,但少數人則用來煉金。

行政院在6月14日通過「金融發展與行動方案」,希望達到「金融攜手產業、結合科技創新、進軍國際市場、普惠金融服務」等願景,策略上著眼於「國際」與「創新」,想要接軌國際人才、取得市場、資金,並藉由創新及併購提升競爭力。金管會隨後召開金融整併公聽會,主委顧立雄提出「民民併」。

進軍國際市場 金融一脈相傳的夢想

「進軍國際市場」的願景並不陌生,2000年代初期,金融業逾放飆高,為了解決部分機構經營不善及促進國際化,2004年陳水扁總統宣示金融機構整併的「二次金改」,行政院會並通過「金融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具體說明推動目標,除了提高金融服務業產值、外資持股比重、國際機構籌資金額、金融機構規模等外,也包括2005年底3家金融機構市場占有率達10%以上,公股金融機構至少減為6家,以及在2006年底前促使外資經營一家金融機構或在國外上市、14家金融控股公司減半等。

二次金改雖留有幾件爭議個案,但也促成銀行間的併購,解決問題金融機構的危機。當時推動台灣發展籌資中心、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的國際化策略,且一脈相傳,不受政黨輪替影響,馬英九總統競選時,就要打造台灣為「亞太資產管理與籌資中心」,而行政院最新的行動方案則希望成為「亞洲理財中心」,將資產管理換了招牌。

打造一線銀行 以規模為前提不切實際

站上國際舞台,一直是部分業者與官員難以突破的夢想,他們說「沒規模沒希望,有規模至少可以一拚」,擴大金融機構的規模,也成為改造金融業必須搭配的策略。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國內規模較大的銀行,不一定有競爭力,全球情況類似,若要以規模打造一級金融機構,也不切實際。

在富比士(Forbes)全球企業2018年的排行榜中,規模第一的中國工商銀行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總資產超過4兆美元,我國全部銀行資產合計約為1.6兆美元,假設合併為一家,在富比士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排名中約為第20名,稍高於巴克萊(Barclays),但巴克萊虧損了22億美元。若純以獲利觀察,去年我國銀行稅前盈餘總和約為100億美元,在富比士的資料中,全球金融機構年獲利超過百億美元者,僅約10家,且一半以上是享有保護利益的中國國內銀行。

尊重市場機制 避免扭曲市場的監理加工

Overbanking不僅指銀行數目太多,也可能是金融業務量擴充太大。金融機構合併,資產規模立即擴大,最先發生的效果是在金融市場發揮影響力,但效率則未必提高,過去並非沒有例子。若金管會期望藉改造金融結構,提高金融機構經營效率及競爭力,尤不應對泛公股金融機構的問題視而不見。

「透過鼓勵併購,就能形成規模夠大、效率夠高,足以競逐國際市場的金融機構」,這應該只是政府官員想像的圖像,過去幾十年的發展,證明現實總不如預期,愈尊重市場愈可能成功;愈多特殊的限制或誘因,愈可能扭曲利益的分配。排除公股的金融整併,排除不了市場再被操弄的傷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